周鴛遲疑片刻,點頭說道:“既如此,便敞開來談。各勢力連年戰禍,天下百姓怨聲載道。我大周尚有數十萬兵馬,未必不能再戰。只是陛下體恤百姓,不愿民不聊生,故而命我前來,愿以六郡之地換取百姓安寧!我大周可降,陛下可舍帝位,卻要生生世世鎮守卞、蒲二州,護衛此處民眾!若能應,陛下自出城獻降;不能應,周**民寧可戰至一兵一卒!”
“若周國有一戰之力,何必派周大將軍出使?還想永鎮卞、蒲二州,你只六郡之地,卻提如此要求,不覺得太過分么?”宓元生皺眉說道。
眼看周鴛與宓元生可能針鋒相對,寧澤直接出言打斷:“談判本就如此,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當然,周大將軍這個要價,稍微有些過了。”
周鴛本來準備跟宓元生爭論一番,被寧澤突然打斷,見他這么說,便回答道:“我大周本就坐擁卞、蒲二州,擁兵百萬,只要王爺應承下來,陛下便除帝位,為華國永鎮西北。對王爺來說,可是一舉數得!”
寧澤聞言微笑:“周兄弟,你的外交言論背得不夠純熟,不過看得出來算用過心的。咱們之間就沒必要整那些虛頭巴腦的外交詞匯了!這么說吧,換做別人,孤肯定不會同意權力外放。因為是周兄弟你,才有這個特例。只要唐牛正式投降華國,孤便上書陛下,封他東城王,可以永鎮卞州六郡。卞州享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力,但必須以遵守華國國策為前提,同時,卞州軍隊將有沅熙女皇親自指派!”
宓元生等人剛開始還為寧澤答應周鴛要求而擔心,覺得這么做極為不妥。聽到后面才知道,原來寧澤早有準備,名義上答應對方,當卞州軍隊由沅熙女皇親自指派時,唐牛想要造反都不可能,兵權掌握在華國手中,根本翻不起風浪。
周鴛雖然年輕,卻也瞬間明白寧澤的意思:“陸瑋尚且掌握堰州兵馬大權,難道王爺覺得,我大周陛下不如陸瑋?”
“恰恰相反,”寧澤回答,“孤看不起陸瑋,即使給他兵馬大權,也不認為他能泛起一絲浪花。唐牛不同,他可是真正的豪杰。即便是孤,也不敢小瞧一分!再者,若無異心孤的條件不算苛刻,甚至毫無影響。除非唐牛只是一時認輸,日后還想與孤一較高下!”
“陛下豈是反復之人?”周鴛皺眉。
“即是真心投降,何必在意這些?”寧澤說道,“說實在的,孤若不留余地,繼續派兵強攻,一郡之地也難留下。主動權在孤,不在唐牛。你們要打,孤自然奉陪。或者接受孤的好意,至少留住面子。以周兄弟與孤的關系,雙方勢力成為一家,難道還會虧待你們不成?”
周鴛不知如何回答,來的時候早就想好如何跟華國官員談判,結果寧澤親自過來,根本沒有談判的氣氛,直接劃下底線,讓他沒辦法繼續下去。
仔細想想,對寧澤拱手說道:“此等大事,不敢輕下結論,須向陛下請示!”
“無妨!”寧澤笑道,“不如這樣,孤親自寫信,周兄弟派人送回。這幾日暫且住下,正好陪孤聊聊兵法。”
“也好!”其實周鴛知道,自己這邊沒有多少談判籌碼。寧澤的條件,兄長很大概率答應。繼續打下去,根本擋不住華**隊,到時候一切皆空。接受寧澤的價碼,至少還有卞州在手。
寧澤寫下書信,直接交給周鴛。
周鴛確認信中內容,便是剛才兩人所談,幾乎沒有刪減記錄下來,而后簽上寧澤的名字,蓋上印章。于是將其封好,命隨從隨身攜帶,離開三龍郡快馬加鞭前往巫水。
書信送達巫水郡,到達唐牛手中。
仔細看過幾遍,唐牛雖不滿意,卻知道對方完全可以不予理會,一舉進軍攻下卞州。到時候一無所有,下場更慘。
于是親筆回信,叫周鴛在此基礎上爭取更多權益。
周鴛收到信件,見唐牛同意以此為基礎,便與寧澤展開長達數天的談判,在一些細則上面討論商議,分毫相爭。最終達成雙方都能滿意的合約。
兩邊達成共識,周鴛要先帶著合約內容返回巫水,向唐牛報告。等到唐牛確認條件,然后請寧澤到巫水郡外,正式接受周國投降。
唐牛召集文武官員,公開討論合約內容,確定沒有問題,當場決定投降事宜,并且派人通知寧澤定好時間。
數日之后,寧澤親自帶隊,宓元生、馮喬、魏翼、白鏡堂、白亭晚、祖洪、劉盤隨行,華**隊浩浩蕩蕩離開三龍郡,一路開往巫水。
沿途關卡、縣城紛紛避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