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喬對宓元生說道:“圖門城內必有亂起,陸渙無法內外兼顧,當加強攻勢,趁機奪城!”
宓元生聽從建議,當即與梁騰一起帶兵,沖上前去協助裴濟。
華**隊再度加強攻勢,陸渙有點支撐不住,眼看手下大將在這波攻勢中死了好幾個,己方軍隊已經手忙腳亂,知道城內軍營、糧倉著火給大家心理上造成更大壓力,同時面對城外強敵以及城內亂軍,由上到下所有兵將都覺得守不住了。
一旦失去信心,便會更加混亂。
雖然很不甘心,可是看不到擊退敵軍的希望,陸渙首先想到不是自己的安慰,而是受傷的兒子。
不能坐以待斃!
如此緊急情況下,他將目光投向率兵死守角落的圖門都尉趙班,上前對他說道:“趙都尉,此處暫時由你接手,務必擋住敵軍!本官入城平定叛亂,即刻返回!”
趙班能說什么?就算覺得不妥,也沒辦法阻止,只能大聲應下。
陸渙緊急調動麾下將領,帶領本部兵馬撤下城墻,迅速往城內移動。
只是目的不是平叛,反而快速回到家中,名人帶上受傷的陸淵,整支隊伍悄悄轉向東門,繞開叛軍從北門逃離。
太史雍來到叛軍所在區域,喊話讓胥黎出來。
兩人陣前相對,胥黎對太史雍的勸說不予理會,也不相信現在收手,陸渙會放過他。軍營燒了、糧倉也燒了,即便叛軍放下武器,自己這個領頭者肯定逃不過軍法處置。
他對太史雍還是尊敬的,反過來勸說對方,圖門郡肯定守不住,干脆跟他們一起叛變,捉拿陸渙向華**隊投降。
太史雍怎能答應?不管胥黎怎么說,堅決不肯跟著造反。
他身邊就那幾個郡兵,面對胥黎這邊一千叛軍實力懸殊。
胥黎干脆命人軟禁太史雍,一方面防止對方召來其他人阻礙自己,另一方面,也擔心太史雍不小心被亂軍所傷,軟禁起來比較安全。
太史雍知道胥黎對自己沒有敵意,這種情況下也不知道怎么辦,干脆老實待著。
胥黎軟禁太史雍,帶著叛軍趕往南門附近,想從后面給陸渙制造更大麻煩,使得對方前后失守,擋不住華**隊。然后趁機將其拿下,為昨天無辜喪命的好朋友們報仇雪恨。
結果來到南門附近,并未找到陸渙,也看不到任何陸渙部下和他的軍隊。堅持守城的只有郡兵,眼看支撐不住。
因為陸渙的離開,華**隊已經逐步攻入城內,不少士兵上了城墻,與都尉趙班的幾千郡兵交戰。
胥黎派人到處打聽,得知陸渙已經帶人從北門逃走,趕緊上前勸說趙班。
趙班見到胥黎很是震驚,畢竟陸渙帶兵過去“平叛”,怎么沒見回來,反而胥黎與叛軍抵達南門附近?
從胥黎口中得知陸渙已經從北門逃走,離開圖門,才知道自己被騙。對方哪是平叛,根本是趁機逃命。
陸渙都跑了,他又何必帶著郡兵與華**隊廝殺?
于是向所有郡兵下令,全都放下武器向華**隊投降,開啟城門讓對方進來。
城內守軍突然投降,大開城門。
宓元生、梁騰帶兵進駐,見到會合之后的胥黎和趙班,從他們口中得知,陸渙發現守不住,借口平叛悄悄從北門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