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沒有成功,唐牛麾下不知何時換成浮屠軍,完全無視伏兵阻礙,輕松通過云柳山,這讓司馬法相當震撼。
關于浮屠軍,以前就有詳細情報,這支軍隊身上甲胄通過特殊材料和工藝制造而成,常規武器很難破開它的防御。最初還有懼怕火攻的缺點,后來寧澤加以改造,結果水火不侵,更為可怕。
但也不是真正的無敵,浮屠甲防御再厲害,面對投石車、落石、檑木等重量型武器時,也難保證士兵安全。甲胄再厲害,巨石、檑木砸下,憑借它的分量也能壓扁敵軍。
這只能說明浮屠軍有辦法被擊殺,但是利用投石車、落石、檑木殺敵并不現實,前者是攻城器械,笨重、攻速也慢,最多安置幾臺,戰場之上面對成千上萬浮屠軍,作用不大。
落石、檑木都是守城器械,用來阻礙敵軍攻城,一旦被敵軍攻上城墻,便失去作用。
要在常規戰中打敗對手,尤其是唐牛率領的浮屠軍,連司馬法都覺得頭痛。
之前得到的情報明明沒有浮屠軍,為什么突然冒出?
司馬法百思不得其解。
他當然不會知道,寧澤通過偽兵戰術傳輸軍火、軍隊,以梁國的軍情能力無從獲取。
面對徑直殺向關卡的唐牛軍隊,當然要做些什么。
除了提前布置的陷阱之外,司馬法請來事先招攬的卞州人士苗駿,讓他前往唐牛軍營進行勸降。
唐牛本為周國皇帝,因為不敵寧澤,無奈之下投降對方。司馬法并不認為這么短時間內,他便忠心為華國效力。再怎么說,自己當皇帝都比替別人打工要好得多。
像唐牛這種相當傲氣的武將,怎會甘心屈居他人之下?若能說動對方,使其臨陣倒戈殺死魏翼,即便浮屠軍不聽指揮,拿到一些浮屠甲是沒有問題的。到時候解開浮屠甲的秘密,抓緊制作一批,增強己方戰力,還是有可能反敗為勝,翻轉局面!
苗駿在卞州交游廣闊,唐牛還是周國皇帝時,跟他也有生意上的往來,當面稱兄道弟。
司馬法招攬苗駿,就是針對唐牛,希望利用這個人說服對方。
苗駿得了命令,在唐牛軍隊抵達云柳關附近時,單人匹馬出關,趕往對方營地。
來到營地附近,被華國士兵阻攔。
苗駿自報家門:“我乃卞州苗駿,是唐大將軍摯友!得知將軍來到此處,特來相見。”
士兵趕緊上報,向唐牛請示。
得知苗駿出現,唐牛有些意外。于是讓士兵將他帶入營內。
苗駿成功進入唐牛營地,與他單獨見面,恭敬行禮:“草民苗駿,拜見陛下!”
唐牛急忙阻止,對他說道:“如今我已投靠華國,不再是周國皇帝,苗兄弟慎言!”
苗駿卻道:“在我心中,唐兄永遠都是周皇!”
唐牛連連擺手,迅速轉移話題:“苗兄弟為何在此?莫非商隊途徑云柳關?難道不知此處兵兇戰危?”
面對唐牛一連串的問題,苗駿說道:“你我兄弟二人久別重逢,不如邊喝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