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們堅持一陣,等自己擊退唐牛獲得勝利,便能立即回援,化解危局。
司馬法飛鴿傳書急傳過去,卻沒料到陳臺聽從褚文秀建議,佯裝繞道從西側奇襲密梁,使得王爽中計,緊急出關意圖攔截,結果中了埋伏,被華**隊團團包圍,苦戰到最后,死傷近半,力竭被擒。
陳臺擒住王爽,奪了關卡,以最快速度向密梁進軍。
馮遠正與宓元生作戰,得知消息大驚失色,歐陽春趁機獻奇襲之計,趁馮遠分神順利攻破關卡。
馮遠在混亂之中摔落戰馬,被踩踏致死。
陳臺、宓元生分別帶兵抵達密梁郡,攻打東、南兩座城門。
兵臨城下,梁國上下更為驚懼。
丞相孫然親自帶兵守衛城池,與華**隊激戰數日,被裴濟一箭射中,當場陣亡。
孫然一死,文武百官沒了主心骨,急忙向皇后提議,立刻召司馬法回城救援。
皇后也沒辦法,朝中上下除了孫然,沒人能夠扛起大任。眼看皇城搖搖欲墜,四面都是華**隊,逃也逃不出去,唯一希望就是司馬法麾下大軍,若能及時救援,興許還有機會。
司馬法把一切都規劃好了,卻是預料不到皇城那邊王爽、馮遠敗得如此迅速。
當皇后緊急詔令傳到手中,他已成功布局,準備將唐牛軍隊一舉擊潰。可是皇城情勢緊急,恐怕堅持不到自己打敗唐牛。一時間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若是不遵詔令,任然帶兵用計,打敗唐牛軍隊概率很大,只是皇城有可能被華**隊攻占,到時候梁國根基盡毀,皇后勢力也將不復存在。自己便會成為大梁亡國罪臣;若是遵從詔令撤兵,一方面唐牛軍隊肯定長驅直入,無可阻擋,一路殺到密梁,即便自己也難扭轉大局。另一方面,按照目前情勢來看,或許自己還沒回到密梁,城內兵馬已經抵擋不住。
不管從哪個方面,都沒有挽回的可能。
除非放棄密梁,放棄擁護幼帝和太后,不顧一切擊敗唐牛,趁機一路北上攻入卞州,自成一路勢力。
只是考慮到寧澤的實力,對方不會給自己喘息機會,消滅梁國勢力之后,定然全力圍剿,不給自己任何發展機會。自己未必成功,還會留下千古罵名。
思考許久無奈做出決定,放棄用計擊敗唐牛大軍,奪取浮屠甲的策略,緊急撤退,南下回援。
皇城密梁這邊,接到司馬法飛鴿傳書,得知他會帶兵全速來援,皇后勢力稍微安心,朝中大臣也都提起精神,全部動員起來,家中私兵也都推出來守衛城池,拼了命想要擋住華國大軍,一直等到司馬法大軍抵達。
司馬法軍隊日夜兼程,馬不停蹄,不敢有半刻拖延,緊急南下。
唐牛見司馬法突然放棄關卡,全速撤兵,通過電報得知密梁軍情,率領大軍緊隨其后,一路追擊。
陳臺、宓元生得到情報,司馬法正火速回援,于是抓緊攻城,爭取在對方抵達之前攻入城內,結束這場長達多年的逐鹿之戰。
面對陳臺、宓元生大軍全力猛攻,各種手段施展出來,密梁皇城軍隊逐漸抵擋不住,死傷越來越多,朝中文官武將中,比較有膽氣的多數戰死,司馬法援軍卻還是沒有趕回。
當朝廷之中僅剩下貪生怕死之流,再沒人愿意上陣殺敵,拱衛京師,甚至開始勸說太后,讓她帶著小皇帝投降,到了這個地步,沒必要打下去。就算司馬法成功回援,也沒辦法改變大局。
以沅熙女皇劉元香的仁義之名,不管是真是假,她要保持這個名聲,肯定不會加害皇后和她兒子陸璟小皇帝。有馬健、田夫人勢力、唐牛這些前車之鑒,或許還能談到一個比較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