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等孟浪……”張世平和蘇雙互相看了對方一眼,然后回頭,“劉爺有保一方太平的心愿,我等甚是佩服,打算小小資助一筆,助劉爺建功立業,還望不要推辭。”
“這……”劉韜知道,這個時候語氣不能太強硬,但也不能太貪婪,猶猶豫豫最好。
果然,眼看劉韜沒有說收,也沒有說不收,張世平進一步說道:“劉爺組建民團乃義舉,我等義助劉爺,也是為了天下早點太平。”
“那……好吧!”劉韜一副為難的樣子,“既然兩位言辭鑿鑿,我若不收,反而不義!”
“劉爺所言甚是。”張世平和蘇雙也露出了笑容,然后當即把商隊管事叫來。
清點了一百匹馬,數百斤鑌鐵,數百貫金錢,交給了劉韜。馬是上好的戰馬,鑌鐵是最好的品質,錢財不必說,劉家以前一年也就30貫的收入,在涿郡已算小康之家。
那么大的‘資助’,張飛和盧琰都有些動容。劉韜則瞥了眼兩人的商隊,想說的就‘小氣’二字。鑌鐵數千斤,馬匹至少超過一千,就拿出十分之一,也就后世拾金不昧級的……
卻得裝作一副動容的表情,連忙說過厚不好收。最后三番禮讓,才‘無奈’收下。
“可惜幾位無法離開涿郡,否則各位若能護送我等回中山,我們兩人愿以一半的商品作為酬金。”張世平在確認劉韜收下這份‘資助’之后,才提出請求。
或者說,這才是他們的目的。兩人是商人,指望官府保護他們回去,顯然不可能。可現在招募人手,顯然也不合適。難得有成建制的民團,若是能利用最好。
“要離開涿郡,也不是不行……”劉韜聞言若有所思,隨即對兩人說道,“我這位師弟盧琰,其父親在洛陽為官。正好昨天收到家書,言大將軍已經上奏,請陛下赦免黨人,調集軍隊剿匪……同時允許各州各郡自行征兵防守,允許良家子建立民團剿滅黃巾賊。”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兩人聞言也是驚喜,同時也算明白,為何劉韜等人,能隨便建立民團。就算劉韜是宗室,按說太守也沒那么容易批準。
原來民團里面,還有個世家子弟,這就不奇怪了。張世平甚至懷疑,其父寫信回告訴他這件事情,便是希望他能趁機撈上一筆戰功,方便出仕……只是為何以劉韜為主,卻是讓人詫異。
仔細看了看劉韜,天庭飽滿倒是個富貴相,長得也眉清目秀,除此之外,實在沒有什么稀奇的地方……
“但是若要離開涿郡,需要太守的正式文書才行。另外朝廷正式的詔書也沒有傳達到幽州,怕是太守也不好隨便簽署文書,估計要等個一兩天才能出行。”劉韜提醒道。
“無妨,我們可以等幾天,只是期間,希望能在民團的校場那邊下榻,不知可否?”張世平連忙表示理解,然后進一步提出請求。
劉韜聞言,與張飛和盧琰交換了一下意見,然后回道:“可以,但只能在外圍,士卒操練的時候,不許靠近。”
“這個我們當然曉得!”張世平當即回應,心里也算是松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