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開了句玩笑:“當然,竹筍的狀態肯定不適合!”
“這個我覺得也不適合……”很難得的,盧琰居然也能接下這句話。
劉韜聞言都有些詫異,他甚至懷疑,兩人組隊去說相聲,估計都比造紙要賺得多。只是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沒辦法隨意離開軍營這邊。
“今天還去看書嗎?”說道這里,盧琰突然意識到這個問題。
“算了,最后一次的話,等到下一個休沐日什么的,找時間再去看。”劉韜抬頭看了看時間,都正午過半,這個時候再去感覺太浪費,不足一天他也要給你算一天的。
“那剩下半天能做什么?”盧琰反問,“跟我去買木櫝?”
“額……我覺得我還是去看書吧……反正最多,也就能記住三部書。”劉韜想了想,還是算了,畢竟這重體力活,他干不太合適。
“果然……”盧琰就知道是這樣,可嘆自己就是個勞碌命。尤其木櫝買回來,到時候還要復雜抄寫。可問題是,那些書本,是真香!外面想找,還不一定能找到!
于是劉韜跑去和關羽,以及張飛說了一聲,便朝著蘭臺那邊過去。
剛進去沒多久,結果就遇到了女校書蔡琰。可惜大家不熟,否則叫聲‘昭姬妹妹’,其實也是挺好的。
“我還以為你今天不來了?”剛見面,還沒有來得及打招呼,沒想到對方先發話。看情況,難不成是故意等在這里的?
“莫非,你在等我?”劉韜并沒急著解釋,這個時候適當的調戲效果更好。話說,自己到底是在追求什么效果……
就如同大腦在認真思考怎么應對之前,下意識就這樣反應了。然后那么說完,才意識到自己為什么要那么說?自己這么說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然后下意識的,似乎有明白為什么要那么做:智力提升過快,這部分本身不是自然存在的,所以潛意識和表意識……或者說客觀思考和主觀思考有些不同步。
也就是說,別人說一道題目,客觀思考已經得出答案,這是大腦潛意識的反應行為。但主觀意識,還要確認自己聽到了什么,然后才開始處理這道題目。
解答時間其實差不多,但少了確認這道題目這個主觀行為,速度就比不上客觀思考。
這個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前提是智力不能繼續提升起來。
于是,主觀意識,終于得出了答案,為什么要說出這番話的答案:因為主動背書的話,一天最多能精確背下三部書。把蔡琰泡到手的話,大概就相當于擁有蘭臺過半的書籍!
權衡一番,當然是把蔡琰泡到手更實在,于是潛意識就根據這個最佳標準進行反應……劉韜突然覺得,他真是太佩服自己了。
“我……我才沒有在故意等你……”很神奇的,蔡琰妹子居然有些不好意思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