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劉宏弄出那么一塊石碑,三公九卿各級官員上朝,都少不得要先看到這個石碑,然后才能進入大殿。
當然對于這些老狐貍來說,這點小伎倆根本不算什么。別說是看到,就算要求他們,進殿前都要頌念一次,臉色都不會有任何改變。
這個劉韜很清楚,劉宏應該更清楚,不過僅僅為了惡心一下他們,都可以那么做。細品之下,這才是劉韜最感慨的地方。
只是這石碑出來之后,劉韜就被劉元起勒令要低調做人。再加上后續,居然真的沒有人再邀請他去參加文會,或者聚會什么的,他也樂得清閑。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十二月份都過半。新的造紙作坊已經建設完畢,只是和其他造紙坊不同,這個作坊,僅生產廁紙這一種紙。作坊規模,是原本的三倍大。
與此同時,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用于書寫的紙張,已經制造出來。顏色類似烤青過的竹簡的顏色,并沒有多么白皙,不過飽和程度高,紙質柔軟堅韌,是合格的書寫用紙。
從開始制作,到完成,僅僅一個月上下,從第二批開始,每三天就能造出一批。
“怎么樣?”劉韜把竹紙交給蔡琰,讓她試用。
“略勝于蔡侯紙,但品質沒有提升很多。”蔡琰簡單書寫了幾個字,然后回道。
“然而蔡侯紙正式制作,需要兩到三個月才能完成,這個只需要一個月,算是書寫紙張里面,最糟糕的一批。”劉韜笑道,“關鍵價格,不到蔡侯紙的十一。”
“那么便宜?”這次是蔡琰被嚇到,蔡侯紙三張左右等同于一個竹簡,也就是說這種紙三十多張,才相當于一個竹簡的價格。
“熟練之后,尤其是批量制作的之后,價格還能進一步下降。不過賣相不太好,而且長期保存的情況下,和蔡侯紙也差不了多少。”劉韜把玩著一張紙,這玩意很不經搓揉。
品質來說,也就是比后世的元寶紙稍微好點,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兩個多月的造紙時間,直接壓縮到一個月,也沒辦法強求太多。好在同時實驗的,還有其他的紙張,只是周期上面,還需要一個多月,才能陸續知道結果。
“這樣已經很了不起了!”蔡琰突然發現,眼前這些紙張,有些高貴起來。不是品質提升了,而是它代表的意義有了很大的改變。
價格那么便宜,只要能夠批量生產的話,那么天下寒士,也能多一些學習的機會。
“其實根本一點都了不起……”劉韜撫摸著這些紙,“只要書籍依然掌握在世家手中,普通人很難接觸得到,那么這些紙再多,也只是少數人使用的東西。”
紙張便宜最大的好處,就是更多人買得起。只是買得起,沒有書本可以抄錄,又有什么用?沒辦法去學習的,依然沒辦法學習,這個結果沒有任何改變……
“你怎么可以那么說?”蔡琰卻不同意這個觀點,“哪怕只有更多的寒士,可以有機會多看一些書,天下的人才,也能更多。對大漢來說,就是好事!”
“你那么說的話,也是……”劉韜笑了笑。
這是一個沒有公立學校的時代,所謂的書院學院,大多都是宗族的族學。比如潁川書院,那是潁川各大宗族出資,供宗族里面的子弟學習的地方,一般的寒士都沒有資格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