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的推廣,帶來的變化是覆蓋了很多領域的,這也是劉韜在洛陽,第一個想到賺錢的手段,就是造紙的主要原因。
北方這里要造紙,成本可能偏大,所以想要在中原,有條件甚至是在江南那邊造紙。洛陽一個還不保險。畢竟按照歷史,洛陽還要被董卓放火燒一次。
于是前段時間,和麾下的文士合計過,在潁川那邊,大家一起入股,順便劉韜把董事會和董事長的概念拿出來,在潁川那邊組建聯合造紙作坊,規模肯定比洛陽的大。
通過這個手段,姑且算是把潁川的各家族,初步綁在他的戰車上。
有了紙張,就意味著可以印刷;大量的書本,意味著可以有蒙學,可以有夜校;大量的讀書人,意味著科舉制度的提前出現。
換個領域,紙張也意味著表格制度,比起那些,類似流水賬一樣文字賬簿,表格賬簿顯得更加方便,這是木櫝和竹簡很難進行的東西。
同樣也意味著,官府對紙張的依賴性會進一步提升。為了以防萬一,更早之前,他更是把技術送去給張燕,看看他能不能在太行山把造紙作坊弄出來。
“那好……”劉韜見簡雍贊同這兩種數字,于是另外拿了一張紙,把表格給列出來,然后告訴他用法。后者也算是一年履歷的老主簿,對這種方法幾乎是舉雙手雙腳贊成。
“兩種數字,表格的教學,和徭役同步進行,可以做到不?”劉韜進一步詢問。
“當然沒問題!”簡雍點頭,“畢竟今年,主要還是以郡中,派遣官吏到下面監督,來保證一切的順利,地方官府主要還是監督和組織,賬務的問題,也沒有完全參與,哪怕按照原本的方法進行,問題也不大,大不了入冬后,重新改成表格的模式復核。”
“估計到時候會出現一大堆問題。”劉韜調侃道。
“但總要相信一下,我們派下去的人。”簡雍提醒道,“我們也沒辦法,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而且第一次搞,很多東西大家都不習慣,所以下黑手的可能性很低,同時方法也沒多少,貪墨的部分非常有限。查出問題,警告一次,這樣以后工作會更順利。”
畢竟程度小,簡單的小懲戒,可以讓官吏下一次別動那么多的小心思。至少可以保證絕大部分官吏的廉潔,少數出問題的,可以直接拿下處理。
若明年再正式推廣再搞,那么到時候數字巨大,那么警告顯然已經不妥,這就要殺雞儆猴,而且效果估計也會差許多。
“只是……”說到這里,簡雍少不得又要感慨一下,“繼續這樣下去,我們的人又要不夠用了。武將明顯太多,但文官卻一直不夠用。”
“這個問題又不是你在頭痛……”劉韜直接抱怨起來,“這不夜校和啟蒙班同步進行,各種書籍不斷完善,可云中原本什么情況,你也清楚,普通百姓里面,有多少個讀書人?”
最多是大戶人家里面,可能還有一些,只是他們代表的,更多是家族的利益。
潁川那邊來了一批,不過分散下去,那么人手顯然就有些不夠。尤其后續要把云中郡各縣都恢復起來的話,那么需要的官吏更多。
“主公既然了解未來,為什么不考慮,征辟一些人才過來?”簡雍當即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