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治政這玩意,還有那么多的門道。本來以為這,只要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就已經很不錯了……”張飛感慨道。
據他了解,涿郡那邊各縣的縣令,差不多都是這樣就好的。甚至郡守也是得過且過,更多時候不會考慮如何讓涿郡發展更好,更繁榮,或許在他們看來,只要處理好治安,定時征收賦稅就好,其他交給各縣自發進行發展就可以了。
所謂的牧守一方,其實無非就是管理好一方的治安,然后定時給上面征收賦稅,征發徭役。至于如何改良牲畜的品種,如何讓牲畜在冬天也能吃得更肥,不會被凍死……這些本來不在他們考慮的范圍,那是主家(陛下)需要考慮的。
“沒辦法……”劉韜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可是把云中郡,當成自己的老巢來經營的。我不操心,誰來操心?!”
“哦……”劉韜那么一說,張飛想了想覺得也是。作為云中郡的實際掌控者,劉韜去思考這些問題,做這些事情,也是理所當然的。
“再說,對于普通的縣官來說,首先上任的時候,順利掌控權力,就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手段。否則的話縣丞縣尉,還有那些從事,就能把他給架空。
掌控了縣城之后,還要考慮各士紳的感受。稍微出了點問題,那么說不定好不容易得到的官位,就有可能會丟掉。出仕的難度太大,而且地方鄉紳的勢力太強,不是不想改革,而是改革難度很大,失敗率也很大!”劉韜想了想,進一步解釋道。
就說大漢的考核,只要百姓安居樂業,城鄉繁榮興盛,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那么差不多就算優秀了。
如此幾年,就能升遷,那么便利,為什么要冒著被革職的風險多管閑事?
也就是說,官員的考核制度,本身就有一定問題。基本上只是一個大概的‘表象’就可以,根本不需要什么具體的數據,甚至是統計。
沒有數據和統計的考核,本身就不合格。只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符合他要求的制度,這個需要他和眾人協商,然后才能知道結果。
其實若是可以,他甚至打算把吏員,也納入官員體系內,然后搞公務員制度。所以現在的問題在于,劉宏什么時候才會死?
前不久劉戈倒來信,表示劉宏最近身體似乎弱了許多,甚至一次大朝沒有參加。到底是縱.欲過度,還是身體突然變得衰弱了,很難說。
劉韜看到這個來信,就知道有人已經開始動手,只是有時候真的覺得,他們太保守了。
如此又十天,眼看進入七月,天氣開始變得熱得不行的時候,朝廷的封賞隊伍來到云中,帶隊的是老熟人錢福。送來了兩千多個的宮女,還有五千多個流民,大多是青壯。
“感鎮北將軍,心懷社稷,主動前往前線平叛。依照功勛,封平侯,賞金十萬,布帛三百匹,宮女兩千,良馬一百匹……”錢福讀完,把圣旨交給劉韜,“恭喜將軍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