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昊聽完也點點頭,他倒是把加索爾給忘了,加索爾只比他大兩歲,這時候17歲,差不多也應該剛好在一隊。
一年跳三級聯賽,加索爾的天賦可見一斑。
孫昊的提問成了開場白的一個小插曲,勞爾也沒太在意,接著就安排隊員們進入訓練。
先是熱身和無球的基礎訓練。
西班牙籃球改革,在訓練方法上也下了功夫,結合了美國和歐洲籃球特點,事半功倍。
基礎訓練結束之后,接著就是有球訓練。
有球訓練又分無對抗和有對抗。
無對抗的訓練中,孫昊的表現很亮眼。
不管是運球還是投籃,他在球隊都處在訓練營的第一檔。
勞爾前后的態度差異讓他意識到自己在這里面臨的競爭,他也沒有再有所保留。
倒數第二個環節是有球的一對一對抗。
也就是在這個環節,勞爾特意讓孫昊和那個調侃他的人對位。
他這是有意而為之。
在新賽季訓練營開始之前,他獨自進行了一次世界環游,去世界各地尋找突出的籃球人才。
中國是他的最后一站。
這一站他本來不想去的,因為就籃球實力而言,亞洲是最差的,唯一有優勢的是身高。
偏偏中國籃球選人的標準就是身高,那些有優勢的人才早被中國的CBA聯賽吸收了。
但因為還缺一個人,他最后還是去了中國了。
那天他剛好,正好趕上當地有個省級決賽,他就順路過去看了一眼。
然后不巧在那場決賽中見到了孫昊,后者勉強達到了他的選人標準,這才有了之后的一系列事情。
至于他給孫昊開的那些條件。
包吃包住,是西班牙籃協在招募海外球員時都會給出的條件;
保證上場時間,也只是一張空頭支票。
這和當初雄鹿隊保證易建聯首發的承諾是一樣的。
競技體育,能不能上場還是看你實力夠不夠強。
也沒有人會因為一個空頭支票真的去索要什么,或者說能索要到什么。
這也是為什么他這一路都對孫昊不怎么感冒的原因。
一個15歲的亞洲球員,實力才勉強達到他的要求。
這個情況的另外一種說法,就是他選這個人,其實基本上就是拿來湊數的。
湊數的,他又怎么會多加關注呢?
而他這時候選擇讓孫昊和那個人對位的理由就更簡單了。
孫昊剛才的問題有些異想天開,他想讓孫昊認清一下現實。
因為皇馬作為西班牙的豪門球隊,他們招募到的每一個球員,都是年輕球員中的佼佼者。
就好比高一普通班的學生,到了高二分班分到重點班,他就會知道自己和同齡人之間的差距。
你或許在原來的地方很出色,但是在這里,你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普通人。
甚至還可能是個吊車尾。
ps:感謝不會編程的貓的一萬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