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總決賽到了賽點局的時候,他都會被聯盟邀比賽現場,為的就是最后頒發FMVP的那一下。
那已經是一種聯盟傳統。
這次也一樣,拉塞爾到洛杉磯幫忙頒獎,理論上他今天應該就已經回去了。
他繼續留下來的原因,應該就是等孫昊。
總冠軍和FMVP每年都有,但是他今年卻特意留了下來。
其實從頒獎時他對孫昊說的那些話就能看出,“指環王”對孫昊另眼相看。
孫昊讓顧益把拉塞爾的手機號碼告訴自己,然后自己打過去約了個時間,和斯嘉麗交代了一陣,接著就驅車前往酒店。
正好這個時間點,他可以把拉塞爾接到自己莊園來吃個午飯。
到了酒店,拉塞爾已經打理的干干凈凈在等他了。
老一輩的球星,即便到了這個年齡,對自己的外在還是很在意的。
而且這時候的拉塞爾身體還沒差到需要坐輪椅的地步,他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孫昊扶他上了自己的車。
一路上,拉塞爾都和他聊著一些關于瑣碎的話題。
孫昊能感覺得出,拉塞爾應該是想找一個更好的機會再和他說想說的話。
不過也就是這些瑣碎的話題,讓孫昊知道了一些他以前都不知道的事情。
比如,拉塞爾其實并不叫比爾,他的全名是威廉·菲爾頓·拉塞爾,里面沒有一個是個比爾搭邊的。
這個和斯潘諾里斯倒是有點像。
斯潘諾里斯是因為被人誤叫作歐洲科比。
而拉塞爾被人叫作比爾的原因更荒誕一些。
他是因為隊友喊“Block”也就是蓋帽的時候為了方便叫bill,久而久之隊友們叫順口了,他的名字也就變成了比爾·拉塞爾了。
而且拉塞爾的學生時代也很有趣,和艾弗森進NBA之前是個頂級橄欖球運動員,鄧肯打籃球之前是個游泳運動員,諾維茨基打籃球之前是個網球運動員類似,拉塞爾進NBA之前是個跳高運動員。
而且他同樣也不是個一般的跳高運動員,他在大四的時候就跳出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七的成績。
甚至在1956的時候,因為當時規定職業運動員不能參加奧運會,拉塞爾還威脅說不讓自己以籃球運動員的身份參加奧運會,他就以跳高運動員的身份參加。
這些都能夠看出他在跳高運動上的天賦。
如果他一直往那個方向發展的話,一定也會成為一個奧運選手,甚至有機會奪金的那種。
至于最后為什么沒往跳高的方向發展。
“因為錢。”
拉塞爾說完自己忍不住大笑起來。
很真實的回答。
而且拉塞爾說起錢還頗為得意。
在他那個時代,NBA還是很小的一個聯盟。
那時候在NBA打球的球員,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第二份職業。
比較知名的比如喬治·麥肯,除了打球外還得兼職做律師,還有另外一個NBA50大戴夫·賓也在銀行打工。
不過拉塞爾是個特例,那時候聯盟還沒有新秀合同一說,合同全看球員和球隊的談判。
拉塞爾在一進入聯盟之后就拿到了2.4萬的年薪!
別用現在的眼光去看那時候的年薪,這在當時僅次于鮑勃·庫西的2.5萬美元,是聯盟第二高薪!
“你知道嗎?當年威爾特和洛杉磯簽了一份十萬美元一年的合同,那是NBA有史以來最大的合同,第二天我就和波士頓就簽了一份十萬零一美元的合同。”
拉塞爾說到這的時候放聲大笑。
回憶這些事情,他臉上滿面榮光。
孫昊意識到,拉塞爾或許是有事情要和自己說,但他應該也是孤獨的。
其實人都是這樣,老了以后能夠說話的人會越來越少。
不管你曾經多么的顯赫多么的有名,誰會愿意一直陪一個老頭呢?
孫昊靜靜聆聽著,就算拉塞爾不和他說其他事情,這些故事也讓他覺得很有意義了。
畢竟很多歷史,如果他們當事人不說,可能他永遠就無法知道。
就在這樣的聊天中,車子進了比弗利莊園。
拉塞爾這時候起身看著車窗外,等快到的時候,孫昊聽到了一句讓他意想不到的話。
這句話,也讓他對拉塞爾有了一個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