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臣和李紅霜、岳三穎回到了清遠縣城之后,很快就找到了住在客棧的絕命判官余天海!劍臣和李紅霜、岳三穎之所以這么快就能找到絕命判官余天海關鍵是,整個清遠縣城也就兩家客棧一家酒樓可以住宿的!哪家酒樓就是王家所開的酒樓,劍臣當年,和千手浪子、飛刀斷魂李悠然一起,殺了那貪爆的好色的貪官縣令,救了王家一家性命,現在又收下了王家姐弟為徒,所以王家酒樓現在就和劍臣自己的一樣,因此很容易知道,這絕命判官余天海不在王家酒樓之中入住!
至于剩余的兩家客棧,劍臣和李紅霜、岳三穎三人找過來一家,這一家的環境很差,根本沒有住幾個人,所以只剩下的最后這一家可以落腳的地方,因此劍臣和李紅霜、岳三穎三人很容易就找到了絕命判官余天海!
劍臣和絕命判官余天海見面之后,先是問候了一陣,然后四人一起在余天海的房中住下,這時,劍臣沖著余天海問道:“余大人,您怎么來了潮州,還是如此隱秘前來的,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我們之間不需要客氣,請余大人明說,只要能夠幫上忙的,小侄絕對全力以赴!”說完之后,劍臣還對著余天海抱拳一禮!余天海雖然自認是劍臣的舅舅,刑部尚書林聰大人的家奴,但是林聰卻一直視余天海為兄弟,就好像當年的燕月飛在劍臣的父親劉福眼中一樣!因此,劍臣也把余天海當成長輩了!
因此每次在余天海的面前,劍臣都是自稱小侄的!聽了劍臣的話,余天海立即站了起來,對著劍臣還禮說道:“劍臣少爺,您折煞在下了,在下只是林大人府中的家奴而已,您就是主子,在下受不得少爺一禮的!在下也萬萬不敢受劍臣少爺的禮,這時折煞了在下!”
說完了這些話之后,余天海才開口告訴劍臣自己來到潮州所謂何事?事情是這樣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了大明之后,一直認為,歷代皇朝最后衰敗的原因,都是各地的實權官員造反,或者是皇室自己儲位相爭,才讓興盛的王朝走向衰敗的,所以在建立了大明朝之后,就采用了分封制,將自己的一眾兒子,全部分封為藩王!
只留下了太子在身邊,這樣有著一眾皇子守著各地,鎮守著各地的官吏,而且那些王子有遠離京機,而且早早的立下了太子,將太子一個人留在身邊細心的培養,也能夠避免儲位之爭,同時也是限制了各地的實權官吏,這簡直就是確保大明坐天下的最佳方法!
可是最后,他的兒子燕王朱棣,在皇太孫朱允文登基之后,從燕京起兵,最后將侄子朱允文趕下了皇位自己坐了上去,但是卻依然沒有廢除自己父親立下的分封制,因此這分封制也就保留了下來,所以在各地有著很多藩王,畢竟明朝傳到現在,已經算是傳了數代人了,歷代都會分封藩王!一般的藩王就算是死了,他們的兒子也能夠繼續擔任藩王,這數代下來,藩王的數量自然很多!
現如今,閹黨專政,弄的是天下名不聊生,而太子朱祐樘從小就深受林聰等幾個正直的大臣教導,早就恨透了汪直、梁芳等閹黨之人!據說太子曾經多次在大殿上大罵閹黨誤國!就因為這樣,閹黨早就對太子不滿!可是閹黨雖然深受當今皇上憲宗皇帝朱見深的信賴,但是太子畢竟是皇上最喜愛的兒子,也是當今皇帝培養多年的儲君,閹黨雖然多次詆毀太子,但是皇帝朱見深卻依然認定了這個太子!
尤其是上一次閹黨刺殺太子不成,更讓太子黨和閹黨勢成水火,而這個時候,皇帝陛下朱見深身體漸感不適,也已經無力卻調和雙方了,當然這種矛盾也是調和不了的,林聰等正直的大臣,對于這個恍若明君的太子也是忠心不二的,算是太子黨的人!
太子黨和閹黨在朝堂上已經明著沖突了多次,但是太子黨雖然是正統,但是閹黨現在已經尾大不掉了,從朝堂到地方,到處都有閹黨的人,太子黨也拿閹黨沒有辦法!而閹黨雖然勢力龐大,但是太子畢竟是正統,也是深受皇帝陛下朱見深的器重的!再加上有林聰等好幾個大學士扶持,閹黨自然也就奈何不了太子黨了!
要知道明朝的大學士可不是清朝那樣,只知道研究學問的,明朝的大學士其實就相當于是清朝的軍機大臣,干的工作可就是現在國務院所干的事情!有這么多的大學士支持太子,閹黨又怎么可能奈何得了太子呢?
所以暫時來說,他們雙方在朝堂上的爭斗也算是半斤八兩,誰也奈何不了誰!要是皇帝朱見深一直活著雙方自然都不會有事!可是現在朱見深的身體明顯已經出現了異樣,一旦皇帝駕鶴西去,太子登基,新皇上任,以現在太子黨和閹黨只見的矛盾,就算是找不出任何證據,太子也能將閹黨現在所有的人直接掐死!
這一點,閹黨自然看得很明白,于是閹黨也在為自己打算!而他們的想法就是,扶持以為藩王,一位現在有資格和太子爭奪皇位的藩王,準備讓這位藩王和太子爭奪天下,只要這位藩王成功,到時候他們就有著從龍之功,以后才能保住他們這些人無事,甚至可以繼續作威作福!
而在這些藩王之中,最有資格和太子爭奪天下的莫過于邵太后所生的皇八子雍靖王朱祐壇了!首先這個雍靖王朱祐壇素來野心勃勃,其次,他的母親邵妃娘娘也是深的皇上恩寵,再次,邵妃娘娘的哥哥現在可是朝廷的五軍都護府車騎將軍手握大權!有著這三個條件,這雍靖王朱祐壇就有機會在太子登基之前,將他們拉下馬來!甚至就是到了最后,有著東西兩廠和錦衣衛勢力,再加上邵妃娘娘的哥哥邵元將軍的支持,雍靖王也不是沒有機會做明成祖當年所做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