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失敗,從傷亡人數上看,已經超過廣寧之戰。而明軍的新戰術打法,也引起了包括老奴在內的,很多后金高官的注意。
皇太極已經把東江軍視為心腹之患,并重新從戰略層面思慮后金將要面臨的困境。
而這一切的變化,卻是應該從廣寧之戰來溯源。特別是明軍棄守廣寧,實施戰略退縮之后,后金就似乎陷入了茫然和被動。
盡管后金還沒多少人重視,也不認為是被動。但皇太極卻越想越不對,認真分析研究后,得出了比較悲觀的結論。
“明軍棄守廣寧,虎墩兔卻取而代之,牽制作用依舊存在。”皇太極在粗糙的地圖前皺眉沉思,“明廷又大力扶持東江軍,和朝鮮一起,封鎖我大金。”
輕輕搖了搖頭,皇太極伸出手指在廣闊的沿海地帶劃過,“再加上登鎮、津鎮的明軍,對我大金的軍事壓力和封鎖,反倒是增強了。”
羅繡錦沉吟著說道:“熊蠻子的‘三方布置’已是頗為棘手,現在是虎墩兔、朝鮮、東江軍,還有登鎮津鎮的海路,竟成‘四方布置’,更加毒辣呀!”
對于后金來說,占領很多的城池和地盤,并不是最重要的。糧食物資,才是他們必不可少的。
占據了大半遼東又怎樣,天災和嚴寒卻是躲不過去。坐吃山空是自取滅亡,出兵劫掠則要防備其他方向的敵人趁虛而入。
皇太極用力點了點寧遠,苦笑道:“看似不戰棄土,卻是暗藏殺機。我軍若出動進攻,補給線延長數百里之多,糧草接濟困難。若困于堅城之下,恐怕……”
出動作戰的主要目的是搶掠,可變成消耗,首先就違反初衷,背道而馳。
要是搶著了還好,可失敗了呢?哪怕是與明軍對峙,也不是后金能夠承受的。等無奈地餓著肚子回家,冰天雪地的路上不知又要死上多少人。
羅繡錦指了指地圖上的幾條河流,說道:“若是冬季河水結凍還可出動進攻,若是其它季節,則是層層陷阱,危險重重。”
遼河、三岔河,便是羅繡錦口中的陷阱。明軍憑借水師的強大,摧毀浮橋、封鎖河流、截斷糧道,簡直不要太輕松。
出于這樣的顧慮,后金想要對遼西發動進攻,就只能是在冬季,河流結凍后就不擔心明軍水師切斷后路了。
而羅繡錦的提醒,或者說是擔憂,還真說對了。
老熊就有“當寧遠沖,與覺華相犄角。敵窺城,令島上卒旁出三岔,斷浮橋,繞其后而橫擊之”的作戰計劃。
皇太極輕輕頜首,表示對羅繡錦的贊同。
他的目光轉向東面,過了鴨綠江,在皮島停留一會兒,又轉向了新義州和鐵山,然后是朝鮮。
相對于攻打遼西的風險,朝鮮可是個軟杮子。
如果能降服朝鮮,就等于削弱了東江軍的實力。因為東江軍的很多物資,就是由朝鮮供應的。
但攻打朝鮮的時機,似乎并不合適。朝鮮只是經濟封鎖,以及幫助東江軍,卻并未直接與后金進行軍事沖突。
恐怕父汗不會同意進攻朝鮮,至少在目前的形勢下,不會急于行動。
皇太極沉吟著,眉頭皺緊,陷入了長時間的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