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發餉,官員俸祿,官兵頒賞,全部換成了新鑄的銀幣。
朝廷也下發旨意,“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厘為價格單位,定名為圓”,“一圓銀幣,總重七錢二分,銀**,銅一一”,銀兩通用。
北京、南京兩家帝國銀行開業,商賈百姓可以用銀兩七錢二分折合銀幣一元的標準進行兌付。
顯然,皇帝為圖喜慶,在新年前推出了銀幣,但還是很謹慎的。
銀兩制度并沒有被一下子廢除,先是銀兩銀元并行流通。
兌換銀行也暫時只設了兩家,盡管圣旨中已經規劃了廣州、漢口、西安、蘇州等多家銀行的地點。
準備金的充足,北京、南京兩家鑄幣廠的建成投產,對外戰爭的形勢日好,對江南士紳生員的打擊,都給皇帝邁出廢兩改元的第一步,增添了底氣。
新政推出沒多長時間,但已經接連有好消息傳來。海商總會和華商總會率先支持,首批便兌換了六十萬兩的銀幣,并將用于對外貿易。
啥,銀幣還沒那么多,得等一等!沒事兒,銀子先交上存著。俺們有錢,也不著急花,等得起。
令朱由校有些小意外的是江南商會的反應,支持的熱情程度不亞于他親手扶持,并為其作主的兩大商會。
江南商會不僅在南京銀行兌換銀元三十萬,還來到京城,再兌換三十萬。一樣地先交銀子,然后老老實實地等著。
雖然沒有大造聲勢,但江南商會相信銀元剛推出,皇帝肯定很關注。此時正是得到皇帝青睞,爭取與兩大商會平起平坐的好時機。
朱由校確實知道了,江南商會成立后的舉動,他也都得到了消息,也不得不佩服商人嗅覺的靈敏。
能夠揣摩到自己的心思,看出兩大商會得到圣意眷顧的關鍵所在,并希望用實際行動來獲得相等的地位。
朱由校也猜出了江南商會的目的,這般討好獻媚讓他心中舒坦。有三大商會的支持,廢兩改元的速度便可大大加快,這是好事啊!
劣紳、生員、奸商,這是朱由校列入打擊計劃的目標。雖然對江南商會有了些好感,但計劃沒變。奸商還是要打擊,義商則要支持。
而且,將來的商會只需要一個全國性質的。如果能不費太大力氣便整合起來,朱由校沒理由拒絕。
此時,在乾清宮的御書房內,朱由校正在對鄭一官面授機宜。
“這是唐默的資料。”朱由校示意宮人轉遞給鄭一官,緩緩說道:“看其所為,倒可稱為商士。你去與他談一談,透露下朕的意思,看他有何打算。”
商有士行,便是說有些商人雖行商賈之事,卻有輕利重義之舉。甚至,一些商人之行還比某些士人更高尚,當時將此類商人稱為“商士”。
此次江南商會來京師的為首者叫唐默,松江大賈,諸生出身。征引儒士,館于家中教導子弟。平常也不忘行善鄉里,倒是符合義商的標準。
“在商言商,朕最不喜的便是官商勾結,侵蝕國利。奉公守法,誠信經營,此為第一,朕最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