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明軍與建奴打過幾仗,每一次幾乎都刷新建奴的認知,每一次都讓建奴有些出乎意料。
從廣寧之戰后的戰略收縮,到東江軍的襲擾,再到張盤所部襲占旅順堡并擊敗了來犯的建奴,后來則是在野戰中三協戰兩旗,幾個階段顯示著明軍的顯著變化。
明軍從防御轉向防守反擊,再到結陣野戰,幾年之間成長迅速。最主要的則體現在武器裝備方面,建奴對此的感覺尤為明顯。
從魯密銃替換鳥銃,再從火繩槍換裝燧發槍;從簡單的擲彈車,到威力射程都驚人的紅夷大炮,再到數量眾多的大明重迫;從只有紅胖襖,到現在的盔甲齊整……
短短的幾年時間,遼東明軍經歷了脫胎換骨似的改變,戰力的提升十分驚人。
反觀建奴,幾年來并沒有什么變化,還是三板斧、老一套。
其實這也正常,放眼世界,軍事技術上的改革,武器裝備的更新,也沒有明軍這么快,這么猛的。
朱由校即便是個穿越者,如果不是九五至尊的皇帝,縱然有再先進的理論和技術,也不會有這么快,這么強的改變。
天佑華夏,皇帝既是穿越者,那就什么都不用說了。
既不是末世王朝的無奈,也不是亡國之君的倉惶,朱由校自然不遺余力地推動軍事上的進步,千方百計提升明軍的戰力。
而軍隊的由弱變強,軍事形勢的根本扭轉,也可以說成是無數真金白銀砸出來的。
幾年來,花在遼東的銀子已經不是百萬級,而是千萬的數量。
如果這樣還打不過建奴,那還有天理嗎?朱由校覺得自己就是天理,建奴不滅,天理難容。
氣勢洶洶趕來堵截明軍的卓納和達穆布所部,在明軍強大的火力下,被逼得步步后退,還在做著以傷亡爭取時間的美夢。
但明軍的攻擊更加猛烈,不僅是火力強大,兵力似乎也增加了。
卓納和達穆布當然不知道,這支明軍并不是最后的部隊,而是為了給他們做出錯誤判斷而故意削減的兵力。
兩千槍騎兵收到信號,攜帶著十幾輛彈藥車,從后方急速趕來增援,明軍立刻在兵力上占據了優勢。
生力軍的加入,一下子使建奴更感受到了難以抵擋的壓力。
盡管發動的幾次亡命沖鋒,也確實接近了明軍,進行了肉搏廝殺。
但明軍能夠頂住,而曲射火炮的轟擊使建奴的持續攻擊受到阻礙,明軍則是源源不斷。
在以多打少的局面下,明軍又是射擊,又是刺刀,把沖過來的建奴殺得死傷慘重,又恢復到了遠程火力的較量。
卓納已經受了傷,被大明重迫的炮彈炸的;達穆布親自上前督陣時,被火槍擊中了面部,死得連他媽媽都不認得了。
佐領務珠通格、騎都尉特庫、護軍噶爾圖、岱羅多、薩爾和諾等將領,也在激戰中相繼陣亡;死傷的普通士兵,更是不計其數。
轟,轟,轟……
此起彼伏的爆炸再次在周圍響起,卓納被親兵圍護著,狼狽地縮在路邊的土坑里,心中已是一片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