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已經嚴寒冬季,南方卻是溫暖如春,湄公省更是近乎夏季的溫度。
西貢港口已經擴建完畢,幾艘大海船緩緩靠上碼頭,桅桿上飄揚的旗幟清楚地表明了身份。
沒錯,湄公省最大的港口就是西貢港。這并不是皇帝的命名,而是鄭和下西洋時,西來朝貢船只停泊的港口,西貢即“西方來貢”的意思。
跳板一搭,移民們攜家帶口,肩扛背馱,帶著最緊要的家資踏上了這陌生的土地。
“這是俺們招來的,別亂搶啊!”
“看到牌子了,看你嚇那熊樣兒。”
“說得好聽,看到牌子還往前湊,沒安好心。”
吵吵嚷嚷中,移民都有些發蒙,來時說得好,可沒想到這么搶手。
“鄉親們,這邊,這邊。”一個胖臉熱情地招呼著,生怕人們聽不出他的方言口音,臉上堆著笑容,把人們往旁邊的登記處領。
官府的人在席棚內忙著登記入籍,官招和自發前來的由官府安排,別人招來的登記完自然由他們領走。
人口就是財富,就是權力,在湄公省就是如此。
海商總會財大氣粗,招募來的人數已經給李國助撈了個七品縣令;顏思齊下手稍晚,可也靠錢砸在福建招人,給侄子弄了個縣太爺當。
還有聞風而動的西南土司,本著開枝散葉的想法,已在湄公省有了數個安撫使,十幾個長官司。
這還只是開始,很多內地土司還不知道,有些土司還不相信,還在猶豫。
拉幾十人當排長,拉一百人當連長……朝廷鼓勵移民的政策,與后世的某個歷史階段比較類似。
但在實際操作中,湄公省還是有不少改進之處,不可能出現很多的土皇帝。
首先是軍隊,不管是安撫使,還是長官司,都要按照人口比例,提供一定數量的兵員。
這些兵員將集中訓練編制成軍,由明軍將領統率,對外拓展疆域、多占地盤、搶掠資源。
然后,再給安撫使和長官司增加一定數量的土地,說白了,就是分贓。
這樣既剝奪了土司對軍隊的直接指揮權,又有激勵在內,不致引起太大的反對和抵觸。
畢竟安撫使和長官司的人口數量不算太多,拉出的武裝也難以與當地的蠻夷爭奪抗衡。
只是出些精壯,不用管糧草軍餉,不用管傷殘撫恤,相當于派人去打工,給自己賺取利益,很不錯的嘛!
至于因招募移民而委任的縣令,你手下的官吏卻是必須由吏部派遣,可不是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回縣尊,這幾艘船都是從廣西欽州而來,沒有從江浙來船。”仆人跑進一座酒樓,向著李國助稟報。
李國助略有些遺憾,微微點頭,說道:“算起來也就這幾天,你每天來碼頭盯著,我公務在身,不能因此誤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