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馬尼拉城的西班牙人投降,老人、婦女和兒童將被留下,等待西班牙出贖金贖回。
至于西班牙人的士兵和壯年男子,他們將為自己犯下的罪行,遭到斬首處決的懲罰。
前面已經說過,皇帝不僅是要血債血償,更要讓所有的西夷知道大明帝國的原則,為將來大明子民不再有呂宋的遭遇。
兩百裝備天啟六式的明軍以前進射擊的隊形,追殺著西班牙人,從背后將他們一個個打倒。
從三百米一直到八百米,射擊就沒停止過。自有軍官在觀察著射擊的效果,評估著天啟六式的射程、精準、威力等方面的數據。
顯然,在皇帝看來,天啟六式作為線膛槍,可以減輕槍枝總重量,口徑也可以縮小,子彈減輕,更便于士兵攜帶,威力還不會下降太大。
要知道,天啟六式的全槍重達九斤,口徑18毫米,每發子彈重33克。這與后世的槍械,相差不小。
皇帝也是基于他的記憶,希望天啟六式會是后世的樣子。當然,他沒有獨斷專行,解決的方案交給了軍方。
只要軍隊覺得好,那他也不必強求。歷史發展規律,總要適應當時的情況,過于超越,也未必是好事。
就象這線膛槍,皇帝并不打算很快就裝備部隊。哪怕是拉膛線的機器改進完成,工作效率大為提高,具備大規模生產制造的能力。
燧發槍加刺刀,再加野戰炮、火箭,已經令明軍領先世界其他軍隊,堂堂陣站不懼任何對手。
等上三五十年,別的國家的軍隊也裝備上燧發槍和刺刀,拉近了與明軍在武器上的差距,再配發線膛槍,照樣打他們個稀哩嘩啦,還能領先他們數十年。
只要在軍力上能夠保持幾十年的優勢,皇帝的戰略布局便能夠完成。再憑大明爆發的人口,擴張的戰略要地,誰還能輕易擊敗明國?
到時候,大明帝國真的成為了龐然大物,疆域廣闊,子民億兆。這樣的體量,足以令人望而生畏。
西班牙人的潰敗,或者說是慘敗,完全出乎了菲律賓總督路易斯·達斯馬里納的意料。
“怎么會這樣?”望著出城不過兩個小時,便慘敗而回,甚至只剩下不到二百人的士兵,達斯馬里納簡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明人有威力極大、射程極遠的火槍……”一個西班牙軍官驚魂未定,向總督描述著戰斗,或者說未經戰斗便慘敗的經過。
還沒等達斯馬里納作出反應,一個西班牙士兵跑過來,呈上書信,“總督大人,這是明軍的勸降信。”
達斯馬里納打開書信看了看,隨手扔在一旁,陰沉著臉走上城墻,瞭望著城外的情況。
明軍已經開至城下,在城上火炮的射程外停下列陣。火箭發射架正在擺放布設,斜指向馬尼拉城。
馬尼拉城很小,準確地說,就是城堡或炮臺,只相當于中原王朝的村鎮級別的堡寨。
數千海軍陸戰隊分兵圍城,很快就將把馬尼拉城圍得嚴實。
“派人去和明軍談判。”達斯馬里納想了想,沉聲說道:“是賠款,還是有其他要求,我們都可以商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