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溪水淺,
花草林木深。
石屋柴扉在,
大雪不歸人。”
老爹喝著酒,不禁感慨,口占一首行酒令五絕。
張秀才哈哈大笑,說道,
“道兄何必如此,大隱于市,小隱在山。本非紅塵客,何必如此悲哀。”
道陵沉吟片刻,起身對著明月,也頌詩一首,
“青山駝峰上,
石屋有仙人。
小女初長成,
不識笑故人。”
秀兒出來屋子,聽到張叔的五絕,翹著小嘴說,
“張叔,我怎么不識故人啦?
小女子我有話說。”
“好啊,你說說看!”張秀才笑道。
“你們都是五絕,秀兒我出個七絕,壓過你們!”秀兒的嘴巴,翹得更高了。
“好,洗耳恭聽!”秀才道。
“不錯,為父也很想聽聽!”老爹的興趣也來了。
秀兒看著驕陽,蹙眉低頭,沉思片刻,隨即抬頭吟詩一首,
“夏日驕陽熱勝火,
石屋藏有俏佳人。
大笑三聲出門去,
朱顏仗劍絕紅塵。”
“好!”張秀才,老爹都拍手叫好。
張秀才望著老爹,滿懷深意笑著說道,
“道兄,賢侄女已有凌云之志,不可荒了時日。
你需帶女兒出去游歷一番,漲漲見識。”
老爹不語,沉思了很久,這才答到,
“道兄有理。
可是小女自幼沒了母親,女孩子家家的,很多事情我并沒有教她。
我擔心……”老爹感嘆。
“這有啥擔心的,我自有辦法。”張秀才撫掌而笑。
“噢,什么辦法?請講!”老爹有些驚喜地看著張秀才。
“秀兒,把碧玉簫借我!”秀才說道。
秀兒取下身前的玉簫,遞給張叔。
“秀兒,咬破舌尖,啐玉簫一口。”張秀才發令。
秀兒一狠心,小白牙用力一咬,對著玉簫噴了一大口血。
張秀才念念有詞,對著玉簫大聲說道,
“青兒還不現身,更待何時?”
玉簫突然不見,化作一股綠色的青煙,煙霧散去,出現一個五六歲,挽著發髻的女道童。
道童仙風俠骨,脫塵出俗。
真如清風明月,光照山崗。
“青兒,見過各位道友!”小道童稽首。
“客氣了!青兒!”張秀才撫須笑道。
“介紹一下。那個橘皮老漢,就是天下聞名的鐘馗,我們叫他老爹。
那個小嬌女,是他的女兒鐘靈秀,我們都叫她秀兒。”
“見過老爹,見過秀兒。”青兒拱手。
“青兒,請你出來,是因為……”,張道陵附耳對青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