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后,路晨又發了兩張專輯,路晨今年的歌曲加起來已經有六七十首,這比有些歌星幾年發的歌都要多。
不過路晨后面也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積分增長已經快到了瓶頸,原因除了升級需要的積分增多以外,還因為他沒有搞大型的演唱會。
在這個世界,即便再有名氣的歌星,也是需要經常開線下演唱會的,因為演唱會才能夠形成群體效應,治療心霾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線下演唱會的星級積分加的非常快,那些SSS級的歌星,發的歌不一定要非常多,但是他們線下演唱會的次數肯定不少,幾百次,上千次都是很正常的事,而且還要到處跑。
知道了線下演唱會能夠帶來更多的積分后,路晨開始考慮什么時候他也搞個巡回演唱會。
只不過,要搞巡回演唱會的話,他們公司這點兒人肯定不夠,還得招人才行。
想到這里,路晨便讓林子杰繼續招人。
另一邊,晨音的大火已經讓何家的星輝公司坐不住了,他擔心天音公司會以此為契機,然后不斷擴大,從而威脅到星輝的存在。
所以,何剛想了一個很好的辦法,那就是直接收購天音公司,這樣一來,晨音就變成他們家的歌星了。
不過何剛有些擔憂,畢竟對方在短時間內突然發行了這么多新歌,背后的資源一定很多,所以天音公司背后的資本很可能不會賣掉這個公司。
要想讓天音公司背后的資本賣掉這個公司,就得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
想到這里,何剛讓人查了查天音背后的資本有哪些,結果這一查,何剛才發現天音公司背后居然是一個人獨資,而且是一個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人。
本來以為能夠把天音做起來,又能培養出晨音這種級別的優秀歌星,其背后一定是大資本,最起碼他們的公司董事長一定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大概率是那種在音樂界混的風生水起那種人。
結果查出來他不認識這人,而且還是一個年輕人。
真是奇了怪,一個年輕人那里來的這么多資源?難不成這些詞曲都是他們公司的人寫的?可能嗎?
那里有人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行這么多優質的歌曲,一般來說,這些優質的詞曲都是從其他優秀的詞曲創作者那里買斷而來。
通常情況下,沒有歌手愿意把自己的詞曲買斷給別人,畢竟是自己創作的,賣給別人就徹底是別人的了,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用資金來砸,只要有足夠的錢,大多數人還是愿意賣的。
按理說,能夠推出晨音這種大火的歌星,背后的資本應該十分雄厚才是,怎么天音公司是個人獨資的公司,而且這個人他還不認識。
何剛沒有多想,他打算讓自己兒子去探探風,看對方有沒有想要買公司的想法,另外他也可以鍛煉鍛煉自己兒子,畢竟他的公司將來遲早是要讓自己兒子接手的。
之后,何剛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何濤,讓他去探探風。
很顯然,何剛的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路晨的天音公司正在飛速發展中,怎么可能在這種時候突然打包賣掉。
周末。
天音公司。
今天是天音公司又一次面試的日子,林子杰聽了路晨的話,開始擴大晨音公司,準備再招收一些懂音樂的人,尤其是樂隊的替補,每個位置都要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