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寒風凜冽。
莽莽群山中,一隊人露宿在一個山谷里,一個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圍在一堆篝火旁,大刀長矛兵器扔了一地,全都靠著樹干呼呼大睡,鼾聲四起。
夏毅,悄悄睜開了眼睛。
“唉……”
良久,他長嘆了一口氣,心里十分郁悶。
竟然穿越了!
這里類似于古代春秋時期,人族是天地主角。
一千年前,大禮天子祭祀天地,以宗法、封建、禮樂、井田為核心,分封了八百余邦國,建立了大禮王朝。由此,開始了長達一千年的驅逐異族、抵御妖族、冊封鬼神的歷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天地秩序。
可惜,就在一百多年前,大禮天子突然失蹤,五大神器獨存九州鼎,王室漸漸衰落,無力號令諸侯,禮樂崩壞。
這具身體的主人也叫夏毅,是夏國君主的第六子,從小長于深宮婦人之手,嬉戲于庭御之間,年紀滿了十二歲,按照夏國禮法傳統已經可以被授予爵位,奈何太子刁難,稱無功小兒只能被授予“下大夫”。
下大夫是什么概念?
大禮王朝以禮法治天下,分封八百余諸侯國,以血緣關系劃分社會尊卑體系,等級森嚴,夏國就是眾多邦國之一,方圓三百里,人口四十余萬。
封建階級從上到下,依次是“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七個大等級,“卿、大夫、士”這三個爵位里又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這個世界上爵位和官職權力還沒什么大的區別。
按照禮法宗族制度,諸侯的兒子長大之后,一般會被授予“上卿”或“中卿”的爵位,就拿夏毅的幾個哥哥來說,除了嫡長子夏恒被立為太子之外,其余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封地。
下大夫,這對夏毅來說不僅是一種羞辱,更意味著他能分到的財產少得可憐,以后兒子們可能直接淪為沒有不動產的士人。
好在,夏國君主還不算昏聵,給夏毅一個機會證明自己,既顧全了太子的面子,又不失禮法。
恰好,有一個貴族前來稟告說自己的封邑闖進來一個妖人,役使一伙山鬼,接連屠了幾個小村莊,鬧得封地內人心惶惶,百業凋敝,懇求國君派出一支軍隊剿滅妖人,還封邑內一個安寧。
于是,這一口鍋從天而降,正好砸在夏毅的頭上。
一番整頓,夏毅點了一百個甲士,又帶了二十個隨身奴隸,浩浩蕩蕩進山搜捕妖人,誰知道剛到山里,妖人就布下了一場大霧,驅使山鬼逐個擊破,嚇得一個個甲士們四散逃命,在山里亂闖了幾天,饑寒交迫。
原主人本就身體羸弱,遭此變故,一下子生了一場大病,在睡夢里一命嗚呼。
“咕咕……”
夏毅略微消化了一下記憶,摸了摸饑餓的肚子,他可不是原來那個呆瓜,聯想到前因后果,立即斷定這是太子早就設計好的計謀,就連一百個甲士里,估計也有太子安插的奸細。
這次進山,就算僥幸從妖人手里逃脫,恐怕也兇多吉少。
夏毅提起一桿長矛,躡手躡腳,沿著山谷的一條深溝,獨自尋找食物,只希望能找到一些野果,填塞一下饑腸。
剛一起身,就是一個踉蹌。
踩到了自己的衣擺。
他尚未及冠,錐形發髻上系著一條青色幘巾,上衣左衿緊緊壓著右衿,袖袍寬大,腰間一條錦紋衣帶,下身的褲子像是女人的裙擺,差不多到了腳踝,走路都不太方便。
正值初冬時節,山間又大多是一些參天的喬木,就連腳底下的灌木叢,都蒙上了一層寒霜,一陣風吹來,如刀子一般刮在臉上,夏毅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只覺得四肢乏力,兩眼昏花,好不容易才緩過神來,找了一塊石頭坐下。
“唉……時運不齊,命途多舛呀!”
夏毅長嘆了一口氣,堂堂一個碩士研究生,參觀一個古建筑群景區,無聊看一部穿越劇,沒想到下雨天腳滑,一頭撞死在一棵許愿樹上,老天垂憐給了一次重生的機會,沒想到又要餓死在荒山野嶺中。
對了,差點忘了還有一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