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蕩蕩的隊伍,逶迤的朝著東方行去。
夏毅坐在車輦里,面前擺著一盞青銅燈,自從衛衡用一個火折子點燃了它,就一直沒有熄滅過,如果仔細看的話,跳動的燭火中還盤坐著一個人。
那就是蔡子磐,青銅燈以神魂之力為油,此刻它正在受煎熬。
夕陽西下,天已經快黑了。
不管夏毅如何威逼利誘,蔡子磐寧一聲不吭,不肯透露任何消息。
夏毅也無可奈何,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在這個世界上是一種很流行的觀點。很多人是不怕死的,死亡也并非生命的終點,而是一種另類的開始,大禮王朝從上到下都有一種樸素的認知——敬重忠義之人。
這背后的邏輯也很清晰——分封制以宗法為基礎,以血緣為紐帶,天子把土地賜給諸侯,諸侯再把土地賜給卿大夫,卿大夫再把土地分給庶民,層層轉包,先有家后有國,所以國君把庶民稱之為子民,庶民常常把國君叫做君父。大家普遍認為:一個孝悌的人,那么也會是一個忠君之人。
所謂忠君,也有不一樣的含義。
大禮王朝的君臣是逐級效忠的,也就是“我君主的君主,不是我的君主”。打個比方,諸侯的臣子效忠對象是國君,如果他要效忠天子,那就是僭越,反而是不忠不義。
這樣的人,是要遭受世人唾棄的。
所以,勸一個信仰堅定的人投降,從古至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夏毅嘆了一口氣,道:“我敬你是一個忠義之士,也不再為難你了。不如我們做一場交易,你教我修煉之法,我賜你自由,如何?”
“當真?你真不怕我再來行刺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雖是一個未及冠的少年,卻也是一國公子,最講‘信義’二字。眼下,你的神魂受損,必定要修養一段時日,而我有侍衛保護,又得修煉之法,為何要懼你一個手下敗將?”
“那也不可能!大丈夫氣節長存,何惜此身!”
夏毅冷笑,道:“你一個刺客,做的是暗箭傷人的齷蹉勾當,此小人也不及也,有何資格稱大丈夫?”
蔡子磐怒目而視,道:“縱使世人誹我謗我,不恥于我,可那又如何?我蔡子磐一言九鼎,上無愧于主,下無愧于心,此乃俠士之精神,豈是你一介小兒能懂的!”
“迂腐!”夏毅冷哼,道:“所謂忠義氣節,你的君主會稀罕嗎?反而,你要是留著一條性命,然后再伺機刺殺,那才算是真正的忍辱負重,不辱使命,俠義無雙!”
“……”
蔡子磐沉默了,良久才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