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伯說完,拿著圖紙,轉身就要去籌備指南針的制造事宜,畢竟情況緊急。
“哎,福伯,等等!”
李澤軒連忙拉住福伯,說道:“福伯,這指南針的上部,還要用一層玻璃,呃,是琉璃,用一層琉璃蓋住,不然磁針容易脫落,也容易損壞!”
福伯頓足,聞言點了點頭,說道:“嗯,的確如此,不過這樣一來,一個指南針,成本可就太大了啊!”
李澤軒前世看過無數穿越,自然知道玻璃在古代是一種奢侈品,價格十分高昂,他沉吟片刻,道:“福伯,您從胡商那兒買點琉璃,先做一個指南針出來,我今天就有急用。”
“是,少爺,先做一個的話,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李澤軒點了點頭,他看著門外,幽幽地嘆了一口氣,然后他從桌子上把他剛剛寫的玻璃的配方和燒制方法拿出來,說道:
“后面的指南針就不需要從胡商那兒買琉璃了,我這兒有一種燒制琉璃的方法,配方以及詳細步驟都寫在這上面了,您之后再好好摸索摸索,應該不出一兩天,我們工坊就能自己造出琉璃,而且比胡商們賣的那種琉璃更加純凈!那些胡商仗著粗糙的琉璃制造工藝,這些年賺了我大唐這么多錢,現在是該他們被淘汰的時候了!”
“什么?”
福伯忍不住驚呼出聲,實在是李澤軒說的話太過于驚人了,自從琉璃傳到中原以來,人們不是沒想過去仿造,可是無一以失敗而告終,因為光從外表上看,根本看不出琉璃的成份,更不用談去仿造了。
“少爺,您真的有辦法燒制琉璃?”
“嗯,稍后我會把琉璃的配方與燒制方法都寫給你,福伯你多試幾遍,應該就能造出來,但您一定要注意保密,琉璃的配方,在工坊應該屬于絕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只要知道了玻璃的配方和燒制步驟,它的制造工藝就說不上復雜,既然自己跟無數穿越大眾一樣,把玻璃給弄了出來,那不趁機撈一筆,怎么對得起人?
其實中國的玻璃制造工藝始于西周,不過那時候做出的玻璃渾濁不堪,遠遠達不到現代玻璃的工藝要求。
關于最早發現玻璃的人,倒是有一個小故事,據傳,公元前一千多年,一艘歐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滿載著晶體礦物“天然蘇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擱淺了。于是船員們紛紛登上沙灘。有的船員還抬來大鍋,搬來木柴,并用幾塊“天然蘇打”作為大鍋的支架,在沙灘上做起飯來。
船員們吃完飯,潮水開始上漲了。他們正準備收拾一下登船繼續航行時,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來看啊,鍋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瑩明亮、閃閃發光的東西!”船員們把這些閃爍光芒的東西,帶到船上仔細研究起來。他們發現,這些亮晶晶的東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蘇打。原來,這些閃光的東西,是他們做飯時用來做鍋的支架的天然蘇打,在火焰的作用下,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晶體,這就是最早的玻璃。
后來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種特制的爐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發了一筆大財。大約在4世紀,羅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
“我國的玻璃制造技術決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制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產玻璃!”就這樣,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他們在一生當中不準離開這座孤島。
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制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