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軒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大姐,你天天提著劍,看到不順眼的人就要殺了人家,你還有臉說別人殘忍嗎?
冷雨瑤瞬間就讀懂了李澤軒臉上的表情,她小臉一紅,連忙看向別處,不再發一言,就跟剛剛那話不是她說的一樣。
“這種橡膠我非常需要,仁表你們這次去發現了多少,就帶回多少,我全要了,價錢你放心,肯定會讓你滿意!最好能帶回來一些橡膠種子,不過要注意,它的種子和樹葉都是有毒的,千萬不要讓人誤食了!”
李澤軒見這冷面小妞,還算識趣,就沒有再跟她一般見識,他后頭跟王仁表說道。
有很多工業產品都離不開橡膠,李澤軒的確十分想要這玩意兒。雖說橡膠最初產于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這個時候還沒有引入到亞洲這邊,但是東南亞一帶氣候炎熱、光照和雨水都十分充足,具有亞馬遜熱帶雨林一般的氣候條件,難保沒有野生原始的橡膠樹,萬一要是找到了,那豈不是就賺了。特別是馬來西亞,這個地方在現代可是著名的橡膠王國啊,橡膠年產量世界第一。
這個時候的人,肯定還沒有認識到橡膠的價值,最早會利用橡膠的,可算是美洲最古老的居民印第安人了。
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航行到美洲的海地島。他看到印第安人快活的游戲:他們圍成圓圈,一邊唱著歌,一邊合著節奏歡樂地把一個圓球扔來扔去。球兒落地,居然能高高地彈起。哥倫布大為驚訝,仔細打聽后,才知道做成圓球的,是他從來不知道的一種東西——橡膠。
后來哥倫布在從美洲回來時,順便把橡膠帶回了歐洲。可是,當時的歐洲沒有人知道這種奇妙的東西除了能做游戲外,還能派上什么用場。于是,它被送進博物館,陳列在展柜里,作為“哥倫布帶回的新奇玩藝”供人觀看。
直到1770年,英國化學家、氧的發現者普利斯特列發現橡膠可擦去鉛筆字跡,橡膠才正式派上了用場。
額,關于橡皮,其實還有一個梗,現在橡膠的英語rubber也被用來形容橡皮擦,但有趣的是,現在的美國人習慣以eraser稱呼橡皮擦,rubber卻被用來形容安全套
屋內。
王仁表認真思考了一會兒,才說道:“既然爵爺需要,那在下定會吩咐下面的人到時候全力去尋找這所謂的橡膠樹。另外,我也會向族中申請,再額外派出二十條商船,專‘門’為爵爺裝橡膠,一船橡膠就按四百貫的價格算如何?當然若是裝不滿橡膠,我們也會順便從那邊帶些貨物回來。不過這樣一來,爵爺可就要多賣給我們二十個指南針了!”
李澤軒心中一樂,王仁表這時在給自己開后‘門’啊!因為要是拉一船絲綢瓷器,運到南洋,換一些香料糧食回來,所獲得的利潤,絕對不止四百貫,保守估計最少也有兩三千貫,這個絲毫也不夸張,遠洋貿易就是這么暴利!
“哈哈,指南針不是問題,這次王家所需要的指南針,我們工坊會優先并且免費供應的,仁表請放心!若是你家的船隊,在南洋真能找到橡膠樹,那這次算我李澤軒欠你們王家一個人情!”
李澤軒投桃報李道,他這人從來都是別人敬他一尺,他敬別人一丈的。
王仁表吃了一驚,對于這個事情的重視程度又上了一層,他連忙拱手道:“爵爺放心,只要南洋諸國有橡膠樹,我們王家的船隊,這次就一定可以找到!”
還有一更,可能在十二點以后了,各位老鐵們別熬夜了,明天看吧!熬夜傷身!
謝謝命運運氣、帥帥的治的打賞!
謝謝林淵源的月票!謝謝老鐵們的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