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若不是福斌上次在宜芳縣碰巧發現了煤礦,李澤軒是不會想到搞蜂窩煤的。
最起碼短時間內他不會搞!
但如今他家里有一個大煤礦,總不能只取里面的炭,而不要里面的煤吧?那得多浪費!
要知道煤礦中煤的含量是占絕大多數的,那種能直接用來少的炭還是比較少的。
本著浪費是極大犯罪的原則,李澤軒才打算搗鼓出現代那種帶有爐膛的煤爐以及蜂窩煤球!
在現代,1950年10月1日,郭文德家庭工業社成立,生產郭文德研制出的新型燃料——蜂窩狀大煤球。1956年,在資本主義工商業的shèhuìzhǔyì改造中,郭文德創辦的大煤球加工工業社也從個體經營轉變為國營,蜂窩煤自此開始風靡全國!
在當年的資料中有記載,燒普通煤塊一天要抖灰、添煤好幾次,而燒蜂窩煤不需要天天生火,又不需要常通火、抖灰,于是黑煙滾滾爐灰飛揚的惱人現象就完全沒有了。
一個五六口人的家庭,每月燒普通煤塊一般需要三百多斤,而燒蜂窩煤則只需要兩百多斤,還省了引煤的木材。首都1958年上半年推廣蜂窩煤的結果是,僅城區和部分郊區的不完全統計,就節約了木柴七千多噸,節約了煤七萬多噸!
所以僅僅從節約資源方面來講,李澤軒也覺得很有必要將蜂窩煤給弄出來!
雖說這個時代對于礦產資源的消耗遠不及現代,但能省一點就省一點啊!總得為后代們留點資源不是?其實主要還是李澤軒仍然掛念著他前世的父母家人,他不想一千多年后,他家人所處的那個時代沒資源了!
從煤礦中挖出的原煤,除了用來做蜂窩煤外,李澤軒還打算用一部分的煤來練焦炭。
所謂原煤煉焦,是指煉焦煤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到一千攝氏度左右「高溫干餾」,通過熱分解和結焦產生焦炭、焦爐煤氣和其他煉焦化學產品的工藝過程。
從工藝上來說,并沒有什么難的。
而練來的焦炭可以作為還原劑用來煉體!
“福伯說笑了!既如此,我就不在這兒耽誤你們工作了!爐子跟模具的事情不是很著急,先緊著煉鐵廠這邊來吧~!”
聽到福伯的夸贊,李澤軒沒有得意,心中反而有一絲傷感,或許是因為想到了前世的父母吧!
“那行!其實這兩樣東西都不復雜,回頭我讓人先幫少爺做幾個!”
福伯點頭應道。
李澤軒沒有再說什么,他朝福伯拱了拱手,便出了西面的院子。
“薇兒姐姐,您在做望遠鏡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嗯!當然有遇到啊!比如說小寧子那個笨蛋,每次都笨手笨腳的,打壞了我好幾個鏡片....呃~!山長,您來了?”
李澤軒本來打算去工坊的辦公樓里面坐一會兒,卻沒想到在一樓大廳內遇到了小魚兒跟墨凌薇,聽這二人一問一答的,倒好像有些別樣的意思。墨凌薇發現他過來后,連忙止住話題,打招呼道。
“先生!”
小魚兒先前是在腿上放著小冊子、手里拿著鉛筆的,聽墨凌薇說李澤軒過來后,她將小冊子放在了椅子上,起身招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