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平日里客套話一律不需要多說,只要自己需要援助,對方會毫不猶豫地拼盡全力相幫,王仁表身為太原王家的嫡長子,能做到這一點,簡直就是世家子弟中的異類,當然,正是因為他這種迥異于其他世家子弟的品性,才讓他跟李澤軒能成為彼此間最為要好的兄弟之一!
二人正欲互相拱手告辭,李澤軒忽然想起一事,頓足說道:“仁表,昨晚守城之戰,薛仁貴也幫了不少的忙,先前我讓文浩在發送給陛下的戰報中提及了他,但尚不確定陛下會不會因此而恩賞于他!你聽我說,仁貴絕對是一個將帥之才,但他為人有些清高,現在不愿意隨我去長安從軍,此次若是陛下沒有恩賞提拔于他,你便想辦法將他弄到岐州去參軍,并悉心培養!等他哪一天想通了、愿意去長安了,我再請求陛下將他調到長安去!”
昨夜他雖然不在現場,但聽事后方功騰的描述,也知道薛仁貴在這場戰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讓李澤軒有些驚訝,暗道原來少年時期的薛仁貴就這么虎啊!
雖說按照正史,薛仁貴是在三十歲的時候,也就是十六年后才開始在大唐嶄露頭角的,但李澤軒等不了那么久,因為在他看來,工業開始萌芽的大唐,很有可能在十年之內就已經肅清周邊的敵對小國,十五年內便有可能無敵于世界了!他要薛仁貴提前“出道”!
只要給薛仁貴更好的歷練以及更好的機會,薛仁貴說不定能夠提前成長為一名將帥之才!大唐的名將多是出自于老一輩的人,年輕一輩的確是太缺有勇有謀的將帥之才了!
但問題出就出在,少年時代的薛仁貴骨子里面還是挺高傲的,不愿意攀附李澤軒這個權貴,走后門直接進入長安那邊的軍隊,所以李澤軒臨時便想了這么一個折中的法子,讓王仁表將薛仁貴帶到岐州去培養、歷練,反正以太原王家在河東道的威望和實力,李澤軒相信王仁表是肯定有辦法將薛仁貴搞到岐州的!
而對面的王仁表聞言,不由大為愕然,因為他還是第一次見李澤軒對一個年輕人這么上心!
昨天的薛仁貴他也見過,小小年紀,便有一身不俗的工夫,的確是個好苗子,不過薛仁貴現在的能力,與李澤軒相比還差得太遠,李澤軒有必要去對一個剛認識幾天的年輕人這么上心嗎?連后期的培養規劃、升遷路線都替別人想好了,這薛仁貴難道是李澤軒失散多年的弟弟嗎?
王仁表心里有些納悶地想道。
“小軒,此事我很想幫你,但率兵救援龍門關,很可能是我為你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了!關于將薛仁貴調入岐州折沖府,我或許無能為力!”
心中雖然如此想,但王仁表卻沒有表現出來,他皺眉沉默片刻,居然拒絕了李澤軒的請求。
這下子輪到李澤軒愕然了,他自然不會認為王仁表是不想接下這個囑托而拒絕的,他相信王仁表有難言之隱,特別是王仁表后面的那句“率兵救援龍門關,很可能是我為你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了”,讓李澤軒心里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于是他連忙問道:“仁表,是你最近遇到什么困難了嗎?要是有的話,盡管說出來,能幫的我肯定盡力相幫!”
王仁表面色一陣猶豫,片刻后他搖頭道:“沒什么,再說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相比于我,文紀先生的病情更加緊急,小軒你還是快回云山吧!”
“公子,說不定侯爺……”
一旁的冷雨瑤,聽王仁表如此說,她忍不住一臉焦急地出言打斷道。
“住口!”
王仁表的面色突然變得嚴厲,并冷聲斥責,然后他換了一副臉色,沖李澤軒拱手道:“小軒,時間緊急,你和玄清道長還是盡快啟程吧!”
李澤軒凝眉不語,他心里那種不好的預感更加強烈了,他連忙靜下心來,心念急轉,片刻后他腦海中忽然閃過一件事情,隨即他目光一凝,看向王仁表,一字一句道:“仁表,是不是王家那邊因為你的婚事,而給你施加壓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