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表和李靜初共同牽著一根紅綢,踩著紅毯,走進刺史府,接下來,新人將要經歷三道“關卡”——跨火盆、跨馬鞍、跨米袋!
院中,司儀高聲唱和道:“玉鳳抬足邁盆火,兇神惡煞兩邊躲。喜從天降落福窩,好日子紅紅火火!新人跨火盆嘍——”
“一塊檀香木,雕成玉馬鞍,新人邁過去,步步保平安。新人跨馬鞍嘍——”
“有吃又有穿,一代勝一代。新人跨米袋嘍——”
這會兒,趁著新人入府時機,刺史府的長史也開始唱起賀禮來,這唱賀禮也是婚禮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一是展示男方家中的人脈,其二也是對來送賀禮的賓客的一種尊重!
先前王裕和王仁表的確是讓今日來赴宴的岐州境內官員和普通百姓們不要帶賀禮過來,但那是因為那些人和王家的關系還沒到那個份上,即便是送賀禮,他們也不是來誠心恭賀王仁表新婚的,而是借此來討好王仁表、并攀附王家的!
可這并不代表今日刺史府就不收賀禮!
對于那些和王家或者王仁表關系比較親近要好的人,他們的賀禮還是要收的,因為這是朋友、熟人之間應有的禮尚往來!不收的話,反而顯得不近人情了!
只見門口長史端著長長的禮品單子,高聲唱道:
“襄州刺史劉文昌來賀,送四十萬錢,赤金鑲寶扣一對、白玉鴛鴦扣一對、雙鸞銜壽果金簪一支~!”
“隋縣縣令張文芳來賀,送十萬錢,玉佛一個,金杯一對,銀項圈六個~!”
“襄陽縣縣令鄧廣才來賀,送錢十萬,白玉鴛鴦扣一對、玉佛一個~!”
“隋州府學學正張敬先生來賀,送錢三萬,上等文房四寶一份、書圣王右軍墨寶一份~!”
“襄州府學學正何文清先生來賀,送錢三萬,《斫琴圖》拓本一份~!”
(《斫琴圖》為東晉畫家顧愷之所作,其代表作還有《洛神賦圖》)
禮單最前面這些人,大多都是隋州或者隋州附近的地方官員,也有地方府學的先生,王裕久在隋州為官,當然結識了不少地方官員,這些人前來道賀送禮,王家于情于理都得收!
這些賀禮當中,有金銀珠寶,也有名人字畫,總的來說這些賀禮還算不上是價值萬貫,但勝在禮輕情意重,畢竟這些人要么在一方為官,要么是府學先生,談不上大富大貴、家資巨萬!
對于隋州官場這些前來道賀的,知道內情的百姓以及賓客們倒也見怪不怪,只是大家都覺得,這些賀禮好像差點意思,畢竟一萬錢也就差不多只有十幾貫,十萬錢也才一百多貫而已,對于王家這樣的千年世家來說,完全不值一提!
但很快,眾人期待的“土豪”來了:
“范陽盧氏盧承慶前來道賀,送錢四百萬,金項圈四個、銀項圈六個、攢珠累絲金鳳一個、雙鸞銜壽果金簪一支、銜珠金鳳簪一對、點翠鑲嵌和田白玉鳳鳥簪一對、點翠累絲鳳簪一對~!”
“趙郡李氏李敬玄來賀,送錢四百萬,白玉鴛鴦扣一對、攢珠累絲蜜蠟松石褂紐四副、玉柄象牙柄小刀火鐮兩分、金項圈四個、銀項圈六個~!”
人群中頓時發出了一陣陣驚呼:
“嚯~!送錢四百萬!范陽盧氏和趙郡李氏的人居然都來了!王刺史的面子真大啊!”
“盧承慶?李敬玄?他們分別是范陽盧氏和趙郡李氏長房嫡長子啊!他們居然親自來了!”
“這也就是王家能有這份影響力吧!”
眾人議論間,只聽那刺史府長史繼續大聲念道:
“長安永安侯派人前來道賀,恭賀其義妹與王刺史大婚,特送錢八百萬,極品夜明珠四對,攢珠累絲金鳳一個、雙鸞銜壽果金簪一支、銜珠金鳳簪一對、點翠鑲嵌和田白玉鳳鳥簪一對、奇趣閣馬車一輛、第二代自行車三輛、奇趣閣工坊特制電動汽車一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