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宅院中奔出兩隊人馬,一隊往東,一隊往南,很快便消失在了接到的盡頭。
……………………………………
藍田縣縣城,龍門客棧。
日暮西斜,已至申時六刻,此時募捐大會已經進行了一大半,并逐漸接近尾聲。而無論是客棧一樓大廳內的商人們,還是圍在外面看熱鬧的“吃瓜群眾”,這會兒好似都已經對于林文元那此起彼伏的“報數”聲有些麻木了,就好像林文元報的只是一個純粹的數字,而不是實實在在的錢!
“胡記糧鋪胡元寶,捐錢一千貫!”
“董家酒樓董俊發,捐錢一千貫!”
“孟家茶樓孟康華,捐錢九百貫~!”
“碧茗軒孔浩賢,捐錢九百貫~!”
客棧一樓大廳內,林文元仍舊在“孜(樂)孜(此)不倦(疲)”地念著募捐者的名單以及募捐數額,對于他來說,這是李澤軒第一次交給他任務,他自然要拼盡全力去做好!
顯然,衡量這次募捐大會辦得成不成功,最為直接的標準便是募集到了多少軍資,所以,眼前這些參會的商人們捐的越多,林文元越是高興,念的也就越起勁,他怎會因此而感覺到累呢?
額,話說林文元這次自身也是下了血本的,可別忘了,他自己也捐了兩萬貫!他林文元是有錢不假,但那些都是“固定資產”,比如酒樓、商鋪、客棧什么的,一下子拿出兩萬貫的流動資金,對于林文元來說還是比較傷的!
坐在第一排左側的蕭瑀,此刻對于林文元口中所念出的那些數字已經徹底麻木了,起初時,他還會在心中合算一下這次募捐大會一共籌了多少善款,然后根據這個再估算下募捐大會結束后,募集到的善款總額能否達到二十五萬貫這個“小目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蕭瑀早就懶得去費心思合算了,因為募捐大會開始還不到一個時辰的時候,募集資金總額就已經超過了二十五萬貫!!
既如此,那他還在心里面合算個毛線啊!跟李二的那個賭局,他注定是輸了,這場募捐大會所籌集到的善款總額,肯定遠遠超過二十五萬貫!
什么時候民間商人都這么大方了?
蕭瑀一時間不由有些懷疑人生了!
當然,除了這些亂七八糟的情緒之外,此刻有一樁事情讓蕭瑀的心中很是矛盾!
那就是他要不要去捐錢?
這一個多時辰的時間里,蕭瑀已經聽到了朝堂上許多文武百官都借著自家的商鋪名義過來捐錢了,比如程咬金、秦瓊、李靖、尉遲敬德、牛進達、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道宗、孔穎達等等,這還是他熟知的一些朝臣,還有一些不熟知的,他也不知道對方有沒有來捐款,畢竟他不可能把朝堂文武百官私下里所開的鋪子都一一記在心里!
不過他記不清楚,李二記得清楚啊!老李手下有百騎,打探情報的本事一流,想要打聽什么打聽不到?萬一到時候李二知道百官都暗中參加了募捐大會,唯獨他這個民部尚書一文錢都沒捐,那李二會怎么看待他?
蕭瑀做了這么多年的官,雖然不懼罷官,但他很憐惜自己的清譽,若是因此落得一個不愛國、不忠君的罪名,那可就真是一世清明、毀于一旦了!
思來想去,蕭瑀終于下了一個決定,他喚過身旁一個民部小吏,俯身對其低聲吩咐道:“你現在去炎黃錢莊,幫老夫取出三百,不,取出五百貫,然后你拿著這個,來……”
伴隨著一陣低語,那小吏連連點頭,然后,蕭瑀從袖中拿出一張有著紅色印鑒的文書,遞了出去,小吏躬身接過,隨后,他弓著身子,從邊上的過道小心翼翼地出門而去了!
大廳內的募捐大會仍在繼續,但蕭瑀的心,此刻已經完全不在這里了,以至于身邊何縣令的低聲攀談他都沒有聽到。何縣令見蕭瑀好像在想什么想的出神,討了個沒趣之后,他便沒有再說話。
大約又過了兩刻鐘后,先前出去的那個小吏已經回來了,只不過他的手上已經多了一張硬紙牌,正面寫著五百貫,赫然就是此次募捐大會每個人手中的募捐牌啊!
何縣令瞪了瞪眼睛,有些不知道蕭瑀和那小吏演的是哪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