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龍山地勢高聳,南、北、西三面環山,形似簸箕。山上樹木茂密,環境幽靜,站在主峰極頂之上,順著硫磺溝,向東極目遠眺,整個太原城便都能映入眼中,端是鐘靈毓秀、奪天地造化之地。
據傳當年弘禮禪師游歷至此,見五色光明云從地上空而遍照,其光明云中有四童子坐青蓮座游戲,響動大地,巖嗽頹落。岸上崩處,有彌陀佛像出現,三晉盡來致禮,弘禮禪師記錄此異象后,便上報朝廷,申請在此建寺,于是便有了現在的童子寺!”
太原城,西南偏隅,李泰、秦懷玉、孟文浩、鐵蛋等炎黃書院學生,在獨孤信帶領的三百禁軍護送下,來到了龍山之巔,站在山頂之上,向東極目眺望,在朝陽映照下的太原城全部盡收眼底,令人目眩神離,王燎原派來的那名刺史府護衛,此時湊在李泰身邊,為李泰盡心盡力地講解道。
“呵~!你倒是知道的挺多啊!”
環顧四周,李泰對于這里的環境滿意至極,他忍不住夸贊了那護衛一句,護衛一聽,頓時眉開眼笑道:“殿下謬贊,小的就是太原府本地人氏,從小生在這里、長在這里,知道的自然要比旁人多一些,這童子寺,小的之前來的次數可一點都不少,殿下您這邊來,前面就是童子寺的佛閣,里面供奉著西方三圣!”
說到這兒,這名護衛朝著北面指了指,并向李泰做了個請的手勢。
那是一座巨大的佛閣,上下兩重,依山而建,規模十分宏偉。
一旁的獨孤信沖左右使了個眼色,兩隊禁軍頓時魚貫而出,朝著北面的佛閣奔去,李泰見狀,并沒有說什么,而是站在旁邊,靜靜地等待著什么。
沒過一會兒,一名禁軍從里面快步跑了出來,向獨孤信抱拳低聲道:“啟稟將軍,佛閣內一切正常,并未發現危險!”
獨孤信點了點頭,然后沖李泰使了個眼色,李泰會意,對那名并州刺史府的護衛道:“既然你對這里頗為熟悉,那便上前帶路吧!”
“是!殿下!”
護衛抱了抱拳,在李泰的左前方緩緩朝著佛閣而去。
李泰等人走進一看,才發現這佛閣是由前廊和閣主體部分組成。前廊面寬五間,深一間,通面寬約十丈,進深約兩丈,檐柱九個,均為大型寶裝覆蓮式、南北向排列,柱礎覆蓮部分直徑將近三尺,臺明為石筑,地面鋪石板,但明間使用方磚。
而佛閣主體面寬約十丈有余,進深約五丈,比前廊更加寬敞。墻體用條石垂直砌筑,墻體的北部一部分直接砌筑在自然巖體上。墻體中部,即明間開門。墻體外部無雕刻,內部則滿雕千佛,千佛形象各異,蔚為壯觀!
佛閣內依山崖雕造了西方三圣——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像,三座佛像巍峨高大,竟有十丈多高,光佛頭就有兩丈多高,佛像寶相莊嚴,令人忍不住肅然生畏!
“這座佛閣端是宏偉,僅憑這三座佛像以及石壁上的千佛雕刻,也稱得上是佛家圣地,當初因為中原戰亂而荒廢殘敗,多少有些可惜!”
在佛閣內巡視了一圈,秦懷玉忍不住感慨道。
秦懷玉的母親信佛,秦家后院還專門建有佛堂,在耳濡目染之下,秦懷玉對于佛家多少也有一些好感,故而才由此一嘆!
聞言,其余人均是忍不住點了點頭。
平心而論,這童子寺雖然表面上破敗了些,但這寺廟內雄偉的建筑、佛像,和精美的雕刻,無不彰顯著它曾經的輝煌以及當時建寺者花費了多么大的心思,其內在的藝術價值,其實這佛寺內的塵埃所能掩蓋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