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雖然心里是這么想的,但長孫皇后卻沒有向李二開口。
……………………………………
與此同時,太原城北,并州大營。
王燎原攜帶著那封電報形式的圣旨,直接來到了方功騰的營帳之中,他先將今日城內發生的兩起刺殺講給了方功騰聽,隨即,便提出從并州大營調兵入城搜捕刺客,并維護城中治安!
“方參軍,本官知道軍中有軍中的規矩,沒有大都督手令或者調兵圣旨,任何人無權調動并州大營的兵馬,但你應該能感受到,如今城中形勢極其危急,連獨孤將軍他們都敢刺殺,誰能保證他們下一個目標不會是魏王?
魏王一旦在太原城出現哪怕一丁點閃失,誰也承受不起陛下的雷霆之怒啊!今日本官所持圣旨,雖然沒有印璽,更加抵不上調兵圣旨,不過本官還是希望方參軍能夠柃的清輕重!不要因為流于形式而致魏王于險境!”
營帳內,王燎原將手中電報遞給了王燎原,然后一臉嚴肅地說道。
他的這番話可謂是言辭懇切,方功騰亦非不講情理之人,但調兵一事畢竟事關重大,而且就算是他相信王燎原手中的圣旨是真的、并愿意調兵,軍中其他將領就未必肯相信啊!
“王刺史,并非我方某人流于形式或者不明事理,只是這封圣旨一為升遷任命,二為調兵出營,實在干系重大,末將只是參軍,如此先為自己升遷,在調兵入城,恐難以服眾啊!”
沉吟片刻,方功騰一臉為難地朝王燎原抱了抱拳,道。
說到底,方功騰現在還只是參軍,如果他以王燎原手中電報先升任自己為都尉,軍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因為自從不久前并州大營在雁門關堵截突厥大軍、而原都尉徐霆達戰死雁門關后,并州大營中不少將領都對都尉一職虎視眈眈呢!
若方功騰以這樣非常規的方式升任都尉的話,委實有些難以服眾!
王燎原聞言,眉頭輕皺,想了想,他又說道:“方參軍,你有所不知,上次永安侯奉旨來并州大營調兵,最先他手上也并無圣旨,而是跟本官現在手上拿的一樣,都是電報!好在當時朝廷通過王家的信鴿及時將圣旨傳送到了太原,如若不然,本官只怕會和你一樣,拒不調兵!
如今事態緊急,圣上再次以電報外加信鴿的方式傳旨,你我有何理由再度抗旨不發兵?而且據魏王所言,真正的圣旨在今日午后就會再次通過王家信鴿運送到太原,你我若是明知圣上下了旨、卻不提前發兵,因此而讓歹人有可乘之機,這事后陛下追究起來,你我可都承擔不起啊!”
王燎原的意思很簡單,李二以電報形式發來的這封圣旨,若是發到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官府自然是有理由不相信,因為他們之前沒有見過,但如今這封圣旨是發到了太原城,那他們就沒有理由不相信了,因為同樣的情況上次已經發生過了一次!
方功騰沉默片刻,咬了咬牙,抱拳道:“既然上次侯爺也是用此種方式調兵,那如今末將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不如這樣,末將這就召集全軍將士,王刺史您來宣讀圣旨,不過還請您暫且只宣讀調兵的圣旨,至于臨時調任末將為都尉的圣旨,還是等正式的圣旨來了再宣告于將士們吧!
反正如今王刺史您的主要目的就是調兵入城,而且上次北擊突厥,咱們并州大營的將士大部分都曾親身參戰,您只需將上次永安侯調兵的方式如實說與眾將士們聽,末將相信將士們自然沒有敢不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