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百姓們一擁而上,瞬間就將這十幾輛運糧車給團團圍了起來,縣衙的衙役們各個如臨大敵,紛紛凝神戒備。
話說眼前的這些人若非都手無寸鐵,衙役們還以為是山匪來搶糧食了!
“王頭兒”面色一緊,右手按于腰間刀柄之上,他看向洶涌激動的百姓,沉聲喝道:“這是奉刺史大人之令押送至城中各大糧店的糧食,爾等想要買糧,請到各大糧店候著,我等職責所在,必須將這些糧食一斤不少地運送至糧店!”
“去糧店候著?不行啊!軍爺!之前有幾批糧食到永良糧店、陳氏糧店、長富糧店候,沒過一會兒就被一搶而空吶!我們根本就買不到啊!”
“是啊是啊!這會兒城內各大兩點鐘外面都圍滿了人,我們排在后面根本沒機會買到糧食啊!”
“軍爺您就行行好!賣小老兒一點糧食吧!聽說太原城還要封城一個多月,您要是不賣老夫一點糧食,小老兒一家七口人可全都要餓死了!”
“是啊!軍爺!您就把糧食賣給我們吧!省得還得拉到糧店!”
百姓們你一言我一語,“王頭兒”也很快就明白了這些人來堵“運糧隊”的緣由,原來,上午刺史府發出來的“開倉放糧”的通告,并沒有穩定住民心,城內的百姓們依舊掀起了一陣購糧熱潮。
這就導致了運到糧店的糧食還沒“捂熱”,就直接被前來購糧的百姓們給一搶而空,而那些在糧店沒搶到前幾批糧食的百姓們,便“另辟蹊徑”,選擇過來圍堵運糧隊了!
“怎么可能?今日每個糧店分到的官倉糧食少說也有一兩百石,永良糧店更是分到了不下于四百石,這么多的糧食擱在往常七八天都賣不完,怎么可能這一會兒的工夫就全部賣完了~?”
王頭兒聽完百姓們的訴說,有些難以置信道。
一名壯漢這時大聲回道:“這有什么不可能?王捕頭你若不信便去各大糧店看看,現在每個糧店外面都圍滿了人,只要糧食一到,不消兩刻鐘,就會全部被搶光!我們去的稍微晚了點的,根本就見不到糧食!”
王頭兒皺眉道:“可是刺史府上的告示不是說了,每戶最多只能買五斗米,難不成整個太原城的百姓,全都在搶買糧食?”
一名身材富態的中年大嬸這時說道:“哎呀!官府是說了每戶只能買五斗米,但實際上哪家不是能出來多少人,就出來多少人啊!那糧店老板只顧著收錢,哪有工夫管他們是不是一戶人?有些大戶光仆役、丫鬟就派出來好幾十個,輪到我們的時候,哪里還有糧食?聽說太原城還要封城一個多月,哎喲這可叫咱們怎么活啊!王捕頭你就發發善心,賣我們一點糧食吧?”
官府雖然提出了“限購”舉措,但這個時代畢竟不是信息化時代,無法做到公民信息聯網,要想嚴格施行“每戶只限購五斗米”的政策,必須由官府的主簿在場,依據戶籍名冊,來核實購買糧食的人是不是出自于同一戶!
但一來這種核實過程太過于麻煩,二來現在官府的主要精力在開倉放糧與維護治安方面,實在沒有精力去弄這個,三嘛,這個限購政策對于這個時代來說,本身就有些不合理之處,尤其是對于大戶人家,一個大戶人家光仆役丫鬟就有上百人,家族嫡系、旁系更是一大堆,這樣的大戶人家你指望他們還按照每戶只買五斗米,根本不現實,說不定人家每天的糧食消耗量都不止這些!
只是王頭兒有些不明白,這些百姓們口口聲聲說太原城還要封城一個多月,這究竟是從哪里得到的消息?
正當王頭兒準備開口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人群后方,一個賊眉鼠眼的男人扯著嗓子,大聲吆喝道:
“大伙兒廢什么話?這明顯就是官府和糧商沆瀣一氣,想要借封城來哄抬糧價!不能讓這些糧食運到糧店,要不然接下來咱們就只能餓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