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潮汐大你能偷,一個猛犸大你也能偷,那我就雙管齊下,靠團控數量取勝,這樣就算你偷到關鍵性技能也不一定找到好釋放的時機。”
Yao是這么想的。
Fy瞇眼看著LGD的陣容,若有所思。
23手,SPS最后一選先出,目前他們的陣容是賞金、老鹿、先知、拉比克,線上能打、中期有爆發、小節奏能力很強,但團戰和LGD比起來就是一坨翔。
“干脆一條路走到底了。”蕭瑟在征得隊友同意后,禁用宙斯,選擇了TK。
【修表匠~】
隨著觀眾的驚呼,SPS在最后一手拿出了蕭瑟在DAC賽場上的成名英雄——修補匠TK。
敢在大賽上拿出TK的,也只此一家了。
“就知道是TK。”Yao笑了,SPS的陣容明顯就是帶線避戰找小節奏,前三手就很明顯了,他早就猜他們會拿TK,果然。
LGD24手選擇了幽鬼。
第一局BP如下:
SPS(天輝):老鹿(AME),TK(ONE),先知(Yang),拉比克(Fy),賞金(xNova)
LGD(夜魘):幽鬼(Agressif),猛犸(Maybe),潮汐(OldEleven),毒狗(Victoria),鳳凰(Yao)。
SPS出人意料地選擇了雙法核,LGD的風格一如既往,陣容扎實且均衡。
賽前的專業解說紛紛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解說A:“目前陣容來看,我比較看好SPS,他們的陣容雖然看起來薄弱,但線上很強,前期起節奏也會很快,如果SPS線上取得優勢的話,很容易一套組合拳把LGD壓制到死。”
解說B:“我同意你的觀點,SPS的陣容確實不錯,但容錯率有些低,不管LGD前期處于何種劣勢,只要他們找到一次機會團滅SPS,就有一錘定音的翻盤能力,幽鬼、潮汐的后期太穩了,越到后面我越看好LGD。”
正如解說所言,雙方陣容各有優劣,天輝是極致的帶線與拉扯,夜魘是扎實的團戰與陣地戰。就看具體怎么發揮了。
比賽開始,蕭瑟用掉一個暫停進行了鍵位設置。
TK是個很費手指的英雄,和米波、卡爾不同,他所需要的是熟悉到極致的肌肉記憶和無限次的手指操作。
有些人說:“不用智能施法的TK絕不是好TK。”
蕭瑟對此不敢茍同,他不否認智能施法對于TK這種英雄來說確實會增大巨大的操作空間,
但他玩不慣智能施法,就和很多D1老玩家用不慣“QWER”一樣,在他們那個年代里,沒有這種“投機”的操作。
稱之為“投機取巧”可能有點過了,畢竟隨著系統引擎的進步,DOTA2在操作難度上已經給了太多的便利,玩家一打開設置,就有無數的選項可以選擇,小地圖反轉、地圖頭像、自動攻擊……等等各種各樣的設置選項。
這種東西放在以前哪有啊,普通玩家就連敵方英雄的顏色都要在賽前記清楚,以便在小地圖上第一時間得到有效信息。
(注:蕭瑟前世的時代大約是Ti12,那時候雖然D2已經基本代替D1,但由于家境貧寒導致游戲設備差,因此他的啟蒙還是在D1。)
簡而言之,就是新人可以去嘗試,但老玩家習慣改不了,對他們來說,玩得順手是最重要的。
調試完畢,比賽繼續,鏡頭聚焦中路。
手還沒完全熱起來,蕭瑟卡兵有一些小失誤,導致兵線稍微靠前了一點。上線之后,他看了看猛犸的狀態欄,得出Maybe一級沒點Buff而是學的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