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層裂開,溶洞的石頭硬度小,而金屬硬度大,兩個不同硬度的東西擠在一起,一摔全都出來了。
這力道是恰到好處,正好把有用的東西跟沒用的東西摔開。這種開采的樣子還沒發明過啊。
楊塵蹲在地上,跟一個撿垃圾的人差不多,翻來覆去的查看地上的材料。鐵礦是最多的,但是也最沒用出的,這東西隨便點靈石就能買一堆。
鐵礦精煉之后再提純出的鐵精還有些用處,不過純屬的鐵礦,真沒啥用處。
楊塵對材料的認知也挺多的,這段時間煉器接觸了很多材料,輔助材料的價格雖然高低不一,可每一件還是有用出的,缺少了就不行。
主料雖然貴重,可沒了輔料,你一件主料能發揮出多大優勢?
將地上的材料收起來,除了那塊金晶值點錢,剩下的這些也就一千多靈石吧。
好消息是隨便就發現的,沒有多大成本,而且遍地素材,這里似乎是一個天然的垃圾場,各類各樣的礦材全都隨機的扔在石頭當中。
而且楊塵還有一個發現,風怪似乎是開辟這地下洞窟的緣由,它們會不斷地朝著一個方向鼓吹,散發出來的風波會自然而言的脫落巖石,再加上此地潮濕的環境,確實有條件形成溶洞。
值得繼續往下探索,表層三十米的位置沒有太多的的價值,從三十米往下開始有金屬礦材的出現。
三十米到一百米這個區間內,最容易看到亮閃閃的東西,也不知道有用沒用。反正過去看看總沒事的,楊塵一邊向前方探索,一邊收集可用的材料。
但凡自己叫的上名字的材料,一眼就能便知它的用處,有用沒用,有用的收入囊中,哪怕還是原石。回到蓮花劍宗自然有人幫忙提煉。
沒用的直接扔在一腳,讓它們與石塊融為一體就好了。石壁大多是光滑的,受到天然的風化,再加風怪的有意為之,形成了它錯綜復雜的地理環境。
一陣叮當叮當的敲打聲,楊塵順著聲音的來源,朝著一處洞穴望進去,好家伙,三個修士揮舞著鎬頭在里邊開發呢。
這里的礦材分布也沒規則,朝著一個方向猛挖,肯定能有所收獲的。比繼續向下探索靠譜,這里危險程度一般,只要吃的苦中苦,明天妹子懷里杵。
揮舞鎬頭加油干,明天師娘給你做飯。
楊塵偷偷豎了個大拇指,沒有打擾三個憨憨的行為,一己之力去開采這地下空間,太難了,簡直是太難了。
而且這種方式也不可取啊,挖到猴年馬月去了吧,這不是天然的礦工了。
說起礦工,還真有這個職業,不過礦工都是在礦脈的地方,有一連串的礦材,讓他們源源不斷的開采。
若是把一群礦工放在這里,危險先不說,你的工錢都不夠最后收獲的。這里礦材雖然多,可零星的分布在地下空間,千百百人進來,找不起水花來啊。
這種地方就是看運氣,有的人運氣好,一下子就能找到珍惜的礦材。有的人運氣差,哪怕跑一圈也沒有可用的材料,沒準找到點生鐵。
生鐵這東西,一塊靈石給你拉一車過來,都不夠你費力提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