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錄取通知書外,信封里還有一張學校寄過來的銀行卡和使用說明。
這張銀行卡是學校根據學生身份信息提前跟銀行制作,學生用來交學費的卡,學生家長根據使用說明直接將學費存入卡中,報名時由學校代扣。
大學生都來自天南海北,避免了路上攜帶大量現金的麻煩和危險。
平時家長也可以將生活費和零花錢打在這個卡里,學生在學校隨用隨取。
胡夢嫻有些疑惑,覺得學校可以不用密碼就扣卡里的錢有點危險,要是多扣了怎么辦?
但魏明讓知道不會。
拿著說明書給母親說了好一會兒,終于讓她打消了心里的擔心。
然后,兩人一起去管斌家打電話給魏達貴報喜。
魏達貴聽到兒子的錄取通知書終于到家,也終于松了一口氣。
沒收到通知書時,總還是有些忐忑的。
現在終于放心了。
然后,不用胡夢嫻提醒,魏達貴就說8月份9月份發了工資就會寄回來,給魏明讓湊學費。
魏達貴的錢不會直接打給魏明讓,都是先寄給胡夢嫻,進行統籌安排的。
胡夢嫻是家里的錢掌柜。
沒有胡夢嫻統籌安排的話,憑魏達貴打牌賭錢、花錢大手大腳毫無規劃的性子,家里會更窮。
魏明讓知道,實際上母親存了一些錢的,不止學費。
只是因為窮慣了,比較節約,加上魏明讓高三畢業季又沒有暑假作業,所以胡夢嫻才說出讓魏明讓自己暑假期間掙第一個學期生活費的要求。
如果魏明讓自己真的掙不到第一個學期的生活費,胡夢嫻還是會給他生活費的,不可能真的讓他在重慶沒錢吃飯。
但魏明讓自然不會說破。
上輩子他就自己掙足了自己第一個學期的生活費,這輩子采三把菇發了一筆小財,開學時也有一筆小生意賺一筆,自然更不可能問母親要生活費。
除了報喜外,三人還商量了一下升學酒的問題。
魏達貴和胡夢嫻本身就有心不辦,魏明讓再敲敲邊鼓,這事兒就定了:不辦。
管斌聽到魏明讓考上大學都不辦升學酒,有點驚訝于這家人的決定,但也有點佩服。
不管禮金收多收少,辦了酒就總是能收一些的,可以緩解魏明讓上學的學費、生活費壓力。
不辦,就一分錢沒得了。
白白放棄這么一筆進項,在管斌看來確實是需要志氣的。
于是,像前世一樣,管斌拿出了100塊錢,遞給魏明讓,說道:“既然你們不辦升學酒了,那我就私下給你100,當做贊助你去重慶讀書的路費吧!到了重慶好好讀書,將來有點出息,給你父母、給我們村掙點面子。”
100塊錢在2005年的湄潭農村并不少了。
那時候湄潭農村辦酒普遍是送10塊20塊,還有送5塊錢的。
管斌父親去世,胡夢嫻也才送了20塊。
因此,看到管斌給錢,還給這么多,胡夢嫻馬上拒絕道:“不行不行,我們又不辦酒,還經常用你家電話,已經夠麻煩你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