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鐘過去了,此時院子中,已然有四人在此。
王啟年帶來了一個消息,昨天下午,北門守城的士兵,親眼看到了司理理出城!
而之后不久,城門外出現了好幾匹馬,戴著斗笠,一身黑衣,全部都是相似的打扮,四散向北走了。
結合這條信息,眾人討論了片刻,最后得出了幾個結論。
第一,司理理此番逃跑早有準備,途中還有北齊的人接應,還有‘煙霧彈’混淆視聽,抓捕難度上升了不少。
第二,司理理肯定是逃向北齊的,而走北門的話,去北齊的路沒幾條,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走東面的一個重鎮出關。
第三,鑒查院肯定也會抓捕司理理,而王啟年知曉幾個鑒查院的飛鴿傳書地點,他們到時候可以截取消息。
不過看著這幾點結論,林辰總感覺哪里不對勁。
想了想,他朝王啟年問道:“如果從京都前往北齊,你確定只有這幾條路?”
“是啊,一共就四條路,司理理最有可能走的就是東面的那個重鎮出關!”王啟年立馬答道。
對于林辰,他可是十分尊敬的。
沒辦法,從一些渠道,他得知了林辰的強大,對于這等強者,這只是基本的尊重。
“海路能到北齊嗎?”林辰問出了一個之前一直沒有討論到的點。
王啟年到底只是一個古代人,看事情的方面比較狹隘,剛才竟然都沒有聊過海路。
而林辰這種就不會被拘束了,海陸空三種交通方式,他都體驗過,甚至還有在地底下走的地鐵。
“海路當然能,京都東面有好幾個港口,都有船能到北齊。”
王啟年輕咦了一聲,“不過這司理理都是往北走的,如果想繞路去東面的港口,所花時間長不說,一路上所經過的關卡,將會大增!”
“在鑒查院要抓她的情況下,她將會十分的危險,所以她必不可能走海路!”
“萬一她突然回來再從東門出去呢?”范閑突然說道,“目前我們都想著,司理理已經出了北門了,往北齊趕了。”
“目前包括我們在內,鑒查院、各大家族都是如此想的,可如果她只是故意如此呢?”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北方,而趁此機會,她悄悄跑回京都,然后從東門出,去港口坐船呢?!”
范閑剛開始還沒有想到這一點,不過聽著林辰說海路的話,陡然想到了。
“我覺得有點可能。”林辰點了點頭。
“這樣吧,我們現在去追,反正是追不到了,就在四個城門守著吧,如果司理理是朝北跑,我們只能夠等鑒查院抓人回來了。”
“可如果正如范閑所猜測的那樣,她還會回京都,那我們就有機會先一步抓住她!”
幾人再次商量了一下,覺得這個計劃可行!
想了想,林辰分配道:“范閑你就守北門,我守東門,滕梓荊守西門,王啟年你就守南門!”
司理理昨天下午快晚上的時候出的門,而出去后不久,城門就被關閉了,所以晚上她不可能進來。
而現在才到第二天中午,哪怕她找到機會上午進來了,如今也大概率還在京都之內!
畢竟想要在鑒查院的探查下悄悄出去,還是需要做足準備的。
并且即便是跑出去了也不要緊,反正林辰也有了這個心理預期,他決定,待會兒就先出東門,往外趕個一小時的路!
即便是對方是快馬加鞭,一直跑,一個上午跑的路,也絕對沒有他輕功來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