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時候,在放棄南方最肥美的土地,整個國家將在無翻身之日。泰莫利亞跟瑞達尼亞也明白這個道理。知道如果讓尼弗迦德在亞甸這個地區扎了根。下一次就輪到他們直面尼弗迦德了。所以三方據理力爭,最終逼迫尼弗迦德讓步了。
尼弗迦德會全面退出亞甸。但是索登跟萊里亞,成為尼弗迦德的北方行省。而北方三國不知道的是,這原本就是尼弗迦德的戰略計劃。他們從未想過能夠直接占據亞甸,這場戰爭要的就是練兵,同時在北方占據一塊地盤,為后面的推進做打算。
甚至術士協會的調停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威戈弗特茲跟恩希爾可是盟友的關系。兩人都在圖謀著希特拉,或者說圖謀著希里跟她母親帕薇塔的血脈之力。
而在談判的拉鋸中,尼弗迦德已經將亞甸的南方徹底的摧毀。搜刮了所有的糧食,帶走了所有的青壯年,剩下的僅僅是無衣無食的老幼病殘。整個亞甸在二十年以內可能都回復不了元氣了。
會議結束,到偶爾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時間了。不過這場戰爭注定沒有這么簡單能夠結束。因為在南北兩邊,還有一頭巨鱷始終沒有下場,辛特拉。
辛特拉之前打下了連個小國,之后就進入了沉寂狀態。這是為了整合兩國的資源,為下一次的戰爭做準備。無論如何,單靠辛特拉一國之力,是不可能支撐的起整個北方統一之戰的。
實際上,就算是加上這兩個小國的資源,也是完全不夠的。不過眼下就有一大筆現成的資源等著辛特拉接收。
尼弗迦德打的跟辛特拉一樣的注意。先累計資源,然后在準備下一次的戰爭。每一次的戰爭都要有所收獲,一加一減之下,北方逐漸的就會崩潰。他們掃蕩了整個亞甸南部所有的資源。據說把所有碗口粗以上的樹木都全部砍伐了。
如此龐大的資源,全部堆積在索登。因為索登跟你尼弗迦德之間,山路崎嶇。唯一好走的路是一座橋。所以,大量的資源往回運其實是得不償失。這也是尼弗迦德一定要在北方要一塊地盤的原因。
所有的資源都堆積到了索登,他們會在這里修整。然后進行下一輪的北伐。至于剛剛達成的協議。這種東西,在利益面前只是一張廢紙而已。
尼弗迦德不是沒有防備希特拉。實際上索登每時每刻都駐扎著五千精銳,守衛著堆滿了一整座城市的物資。恩希爾也在忌憚辛特拉可能會出手,所以在這里留了后手。但是他想的還是太簡單了。
就在尼弗迦德大軍押送最后一批物資的撤離亞甸的時候。泰莫利亞跟瑞達尼亞的騎兵團竟然直接打破了這個簽訂還不到三天的契約。從背后直接爆了尼弗迦德的菊花。
縱然尼弗迦德明面上占盡了優勢。但是死活也沒有想到,這些北方人竟然比自己還要早的打破誓約,強行開戰。有心算無心的情況下,尼弗迦德損失慘重。三萬正規軍一夜之間損失超過五千人。不過就算是這樣,他們人數上上仍舊有優勢。畢竟之前北方三國損失更為嚴重。加起來不過是集結了一萬騎兵。
而這時,辛特拉突然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