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絕對是這樣的。
而這個時代,對于華夏人,白人也認為華夏人是白種人,不是黃種人。
因為這個時代的黃種人的概念還沒有出來呢,到明朝的時候,很多西方文獻里面都記載,明朝人是白種人,是一種和西方諸國一樣的白種人。
直到了清朝末期的時候,華夏的實力降低了,西方人才開始講華夏人稱之為黃種人。
曾德昭,葡萄牙人,在自己的《大中國志》之中描寫到:“中·國人和我們歐洲人一樣是白的,但是在熱帶的廣州附近,他們的膚色稍微有點褐色,特別大陸附近島嶼居民亦是如此,除了廣·東省的中國人有點褐色皮膚以外,其余省份的人都是白色,和歐洲人的白色沒有什么兩樣,而且越是往北走,中·國人的皮膚就越白。”
這個觀點在其他當時時期傳教士的記述中也有一致認同,認為當時時期的華夏人皮膚白皙、高達俊美,令人羨慕,和現在中國人現今自認為“黃種人”有很大出入。
只是后來,清朝時期,人口雖然多了起來,但是生活卻不富裕,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的,所以身高漸漸的變得矮小,吃不飽飯的人面黃肌瘦的,有些人因為經常要在陽光下進行辛苦的勞作,所以皮膚變得黝黑了起來。
那些來自歐洲的人見到這個情況,頓時開始出現了黃種人這種說法。
其實,一樣的生活環境下,華夏人比白種人更加的白皙細膩,仿佛羊脂玉一般,而白人的皮膚卻是病態的粗糙的白,毛細孔相當的大,看起來和細膩的白是不一樣的。
所以。
只有你本身強大起來以后,你才能夠成為自己人,你若是弱小,那么受到欺壓受到歧視的永遠是你。
這個世界,不管時代如何的變化,一直以來都是弱肉強食的。
弱國無外交,弱小的民族,就算是生存下去都很難。
只有自身強大了,別人才不敢欺負你,才會把你平等的對待。
只有強大,別人才會尊重你,才會將你放在平等的位置。
世界永遠都是弱肉強食的。
雖然后世的華夏百姓安居樂業,那是因為華夏強大了起來。
而在華夏之外,還有很多地方動亂,很多地方戰火連綿,其中的黑手就是自以為高大高貴的白人。
這個時候。
黑壓壓的身影,更加的近了。
“該死的,不能夠讓他們在靠近了,他們這樣靠近,對于我們而言,是相當的危險的一件事情。”貴族將來大吼一聲:“放箭!放箭!”
“嗖~”
“嗖~”
“嗖~”
“……”
得到了命令的眾人趕緊拉滿了弓箭。
一支支利箭快速的向前而去。
雖然心里面是害怕的,但是這個時候,就算在害怕,也得戰斗啊。
利箭飛落,擊穿了不少的人的身體。
一道道黑色的身影倒在了地面上,但是就算如此,也沒有能夠讓這些摩爾人有一絲的后腿。
“該死的,這些惡魔的信徒,他們竟然敢殺死我們的士兵,殺死我們的勇士,我一定要讓他們付出代價!”一名騎在黑馬上的黑人酋長看著前方,說道:“該死的,等我拿下了這座城池,為一定要讓這些該死的家伙付出慘重的代價!”
雖然,摩爾人已經打下了大部分的土地了,但是摩爾人之間也是有競爭,也是分派別的。
也就是為何現在這些摩爾人都還沒有推舉出哈里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