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人向來都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行者。
古代的絲綢之路基本上都是靠這些大食、波斯人維持,雖然大漢開啟了絲綢之路,可惜啊,自古以來的華夏人都以華夏為世界的中心,看不起四周的人。
出了中原以外的人都是蠻夷,在很多人看來,華夏風景秀麗物產豐富富饒無比,乃是天下最好的魚米之鄉、文明之地。
在華夏以外,都是一群不通文化的蠻夷,而在漢朝的時候更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在儒家思想下制定了森嚴的等級。
士農工商。
士就是當官的,讀書的人,而農自然就是地主階級了,后來演化成為了普通的農民。
雖然,在后世,農就是農民的意思,但是在古代,不得不說農民真的不算是民,古代的人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但是,這民心的民,指的是地主階級,而不是農民。
封建時代,農民大多都是被束縛在土地上,有些時候,更是需要路引才能夠遠行,而地主卻不一樣了。
地主在任何封建時代都是有不少的實力的,而且隨著土地的累積,地主就會蛻變成為當地豪族,家中的人讀書,然后就有了晉身之路。
最后變成士族。
而工,則就是工人之類的,例如給某些酒樓當幫傭啊,給某些地主當短工之類的,還有一些工匠啊之類的。
這些人就是古代的技術工作者,最早的科學家就發源于這些人,但是地位卻是不高。
接下來的就是商人了。
古代的商人地位真的很低。
雖然,商人富可敵國,但是卻不能夠穿絲綢,不能夠當官,有些時候還被當成敢死隊成員。
這個時代一旦成為敢死隊,那可就是真的有去無回了。
所以,華夏的商人基本上都不會走出西域一帶的,大多都是在本國內行商。
所以,將東方的絲綢、瓷器送到西方的,都是這些波斯、大食的商人。
阿里的祖上就是一位很成功的商人,曾經多次往來于華夏和西方,賺到了很多的錢,買下了一大片的土地。
可惜,到了他這一代,已經沒有多少的經商天賦了。
自己的老爹死后,他也想通過經商,讓自己富裕起來,想往東方走。
但是,卻不想自己走錯了路了,才發現了北部的那兩個巨大的島嶼。
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看著前方,他臉上帶著一絲微笑,按照現在的速度,想來一天之后,我們就能夠看到那兩座島嶼之中的一座了吧?
船上的人這個時候滿懷期待的,這一次若是不能夠尋找到新的土地,那么摩爾人可就是要真的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所以,新的世界,必須要尋找到啊。
船上,不少的哥特人蹲在船艙里面,帶著彷徨和恐懼。
原本,摩爾人是不想帶著這些不安分的哥特人一起出海的,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兵力,若是想完全的占據新的世界,有些力不從心。
所以,只能將這些哥特壯漢都俘虜了,將這些人帶來。
雖然,這些人是一群不安分的因素,但是離開了故鄉,到了新的世界,這些人想要生存下去,那只能依靠強大的摩爾人了。
這些人到時候還不是得乖乖的臣服?
所以,這一次出航,他們也將自己統治內的那些哥特青年男子都召集了起來,而被這些摩爾人統治下年度哥特青年,一點反抗的心思也沒有。
沒辦法啊。
誰讓這些摩爾人那么的強大?
自己根本就不是這些摩爾人的對手啊。
這種情況,其實在全世界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