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這么麻煩,難道是算從里找出一具鮮活的尸體不成,那可真抱歉,我還沒寫到那里咧。”
陳朝把手上的濕紙巾纏綁在鐵欄上,打成一個死結:“跟謊言,有著本質意義上的雷同,都是九真一假的摻雜著,越是講述的水平高明,就越讓人分不清真假,越想去解開,卻反而越容易纏成一個死疙瘩。”
王燕盯著陳朝,此刻的陳朝跟剛才仿佛判若兩人,剛才的他是粗鄙惡劣,現在的他卻透出睿智自信的氣息。
哪怕是身上還殘余著汗臭味,衣著的搭配也滑稽怪異,卻依舊難以掩蓋他身上那股篤定一切的偏執自負。
“這家伙人格分裂么?!!”
王燕心里浮出一個悚然的念頭,然后就看見陳朝忽然直勾勾的盯住自己。
“我都答應過要給他講述另一個版本的故事,他卻遲遲不來問我,是因為他覺得我寫的寫得更能引人入勝么?”
陳朝眼睛一亮,“嚴格意義上來說,他算是本書的第1位讀者,你可以幫我去調查一下讀者反饋么?”
夏囡囡不算是第1位純粹意義上的讀者,她主要的身份還是偏向故事的直接參與者。
王燕仔細觀察著陳朝臉上細微表情的變化,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在內心迅速揣摩分析,“他很篤定,鄧斌正在看他的。”
“這說明他從進來開始就一直有在計算時間,并且,對于事情的進展節奏有自己的推演模擬,如果他預測準了,也就意味著……”
王燕記得,她往拘留室過來的時候,有注意到鄧斌起身站在打印機的旁邊,所以鄧斌當時是在打印陳朝的么!
“陳朝預測對了,也就意味著陳朝揣摩透了鄧斌的心理和行為模式,如此才能將鄧斌代入到事件推演中,并如此精確的對他的行為做出判斷。”
王燕迎上陳朝的眼睛,心里微微泛起寒意,“還有從我剛才進來開始,所有的行為和心理都被他影響了,這個人….非常善于揣摩和把控別人的行為!”
“對了,他的職業是家!”
“他是在把別人當作自己筆下的角色,來進行人物揣摩,和劇情推演么?!!”
“家能做到這種地步嗎?”
“這已經不能簡單的稱呼為職業病了,這是達到了一種令人發指的病態地步了!”
在心理學上,這種人很罕見,一般都具備縝密可怕的思維,以及對自身所處的職業領域有著極為自負的偏執。
通俗的講,普通人把這種人視為異類,當然換一個詞匯可能更為熟知,那便叫作,“天才”或者“瘋子”!
從短暫的接觸來看,王燕覺得陳朝身上似乎具備以上的特質。
而這種人的行為模式,不能夠用常人的邏輯去反向分析。
因為,他們通常擁有一套迥異于常人的邏輯體系,那是在常人看來無法理解的,對世界的有別于普世價值的認知;以及最重要的是,他們自身行為驅動的心理動機也與常人截然迥異。
“我覺得,鄧斌不是想看你的,他或者只是不相信你嘴里說出的話,畢竟~”
王燕說話拖了點尾音,吸引到陳朝的注意后,試探性的迎合道:“家的嘴,是騙人的鬼嘛!!我覺得這是出于他對你能力的尊重和贊美,你覺得呢!”
ps:今天又因為撬鎖的事情被耽擱了,感覺是薛飛帶著我去看監控錄像了,一直在看小區單元門和車庫里的錄像,辨認可疑分子。。。。。剛才進家門,感覺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