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魚再常見不過,米粉作料也不稀罕,各地日常食用的魚鲊就裹著米粉,但眼下這碟蒸魚卻有不同:
一塊塊魚肉裹著的紅色米粉,本身就散發著不一樣的淡淡香氣。
米粉,即碾碎成粉的米,有如此香氣,呂全判定必然加有佐料,他就從中辨別出陳皮的氣味,而紅彤彤的魚塊下面墊著青菜,看上去賞心悅目。
他夾起一塊魚往嘴里放,細細品嘗,不由得叫好。
魚肉細膩,肥嫩鮮美,被米粉裹著,味道濃郁,魚味之中夾雜著米粉香氣,絲毫沒有腥味。
至于米粉,不似尋常魚鲊用的米粉,可能使用前經過某種手法處理,而盛著魚塊的青菜,吸收了經由米粉篩過的魚肉香氣,吃起來清脆可口,同樣不錯。
葷素同碟,魚肉和青菜相互借用風味,卻不會讓人覺得味道混雜,如此風味給人的感覺,雖然不如山珍海味那么強烈,但也頗具特色,讓呂全印象深刻。
仔細吃了幾口,只覺齒間留香。
他把筷子一放,問:“莫非是這里的新創招牌菜?有意思。”
劉德才對此深表贊同,他多少也經歷各各樣酒席,卻從未吃過如此風味的蒸魚,想來應該是這常來食肆新推出的菜肴。
恐怕不便宜。
想到這里,劉德才有些擔心的看著李笠,今日李笠宴請債主呂全,談還債的事情,他作為李笠長輩來陪酒,說實話,有些不安。
區區郡廨門下書佐,哪里有情面能讓為王府放貸的呂全高抬貴手?
劉德才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不過李笠只說今日請阿叔做個見證,把那債給結了,請酒的費用也無須擔心。
所以劉德才滿腹狐疑的赴宴,想要看看這小子要如何還債。
幾個小菜端上來后,接下來上的是魚頭湯,這魚頭湯也是食肆常見菜肴,但擺在大家食案前的魚頭湯卻不一樣:
不用常見的鯽魚頭熬湯,但熬出來的魚湯卻能做到色香味俱全。
首先是色,劉德才發現這魚頭湯水分外濃白,也不知用何種手法熬出來;
其次是香,魚頭湯為了去腥,一般要用姜,又要用料酒,但劉德才無法從這魚頭湯的香味中分辨出絲毫姜味、酒味,卻有淡淡的茶香;
一個念頭在劉德才腦海里閃過:莫非是用茶葉除腥?
接下來是味,他細細一品,除了魚湯必然有的風味,還夾雜著莫名鮮味,似乎是用了某種佐料提鮮,具體是什么,分辨不出來。
劉德才作為書佐,參加的酒席其檔次自然不會高到哪里去,只是確定這魚頭湯很好喝,而那魚頭...
這對半剖開的魚頭很大,不是常見燉湯的鯽魚頭,劉德才倒是能認出來是花鰱魚頭。
花鰱的頭很大,但煮起來很麻煩,若是煮不透,湯會帶著些許苦味,但若是要煮透了,魚頭肉也老了。
所以講究的人都喜歡喝鯽魚魚頭湯,至于這花鰱魚頭,因為難熬湯,要做得好吃也麻煩,尋常食肆都不樂意用。
劉德才看著眼前的魚頭湯,只覺若要把花鰱魚頭做成美味,恐怕成本不菲,所以他不由得看向李笠,心中愈發擔心:
這一席酒菜,你如何付得起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