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走路間,嘈雜的腳步聲從背后傳來,又有金屬的撞擊聲,還有許多人的吆喝聲,李笠回頭一看,發現街道上有大隊兵馬正在前進,往這邊過來。
這隊伍打出的旗號,他看不懂,卻知道來者不善,看樣子應該是去抓人,要抓的人恐怕不少,所以才興師動眾的。
小步前進的士兵們披堅執銳,看氣勢卻不像什么精銳官軍,李笠覺得與其說是正規官軍,不如說是歪瓜裂棗的協從軍。
他看著這一大隊人馬從身邊過,忽然覺得旗幟上的圖案有些眼熟:好像年初在白石村見過。
那時,因為梁森等幾戶村民逃亡,郡游軍尉到白石村安定人心。
想到這里,李笠明白這就是緝拿賊寇的“治安軍”——郡游軍。
對方居然在鄱陽城里行動,李笠覺得莫非是在緝拿妖黨余孽。
年初,安成郡豪族劉氏出了個“創業者”劉敬躬,聚眾起事,攻打郡縣,一時間風頭很盛,結果很快就被官軍擊敗。
劉敬躬妖黨主要骨干被一網打盡,余眾消散。
不過也許還有黨羽潛逃,潛逃到鄱陽,亦或是先前就潛伏在鄱陽,如今暴露了,引來官府緝拿。
李笠停下腳步,和其他行人一般站在路邊,踮腳眺望,看看游軍要到何處去緝拿賊寇。
卻見對方將一個食肆團團圍住,而那食肆正是“常來”食肆。
李笠正好要去“常來”食肆,找東主馬青林說一些事情,如今見著游軍圍了食肆,心中一凜:莫不是有逆賊黨羽在食肆用餐,被聞風而來的游軍圍住了?
他隨著路人涌上前,在常來食肆大門外不遠處停下,和其他看熱鬧的人一起,伸頭看官府緝拿人犯。
食肆外圍著士兵,觀眾們看不見里面的狀況,只聽到各種呼喊聲、吆喝聲、打砸聲,又有叫罵聲和哭喊聲。
見著此情此景,李笠忽然開始暢想。
想像士兵對挾持了人質的賊人說:“里面的人聽著,你們手上的人質已經被我們射死了,趕快出來投降!”
不知過了多久,士兵們押著人從食肆里出來,李笠仔細一看,頓覺難以置信:被押出來的人當中,大多是食肆伙計。
而食肆東主馬青林,亦在其列。
帶隊抓人的將領,正是郡游軍尉,也就是那日在白石村高談闊論的中年人,此人姓張,李笠認得出來。
而站在郡游軍尉身邊的一個布衣男子,看上去有些眼熟,對著被押出來的人指指點點,不停說:“這個是,這個也是。”
看樣子是帶路來抓人的“出首者”。
出首,即告發、告密,李笠看著此情此景,心中只有幾個念頭:怎么回事?馬東主犯事了?那食肆還開得下去?
常來食肆要是完蛋了,我的鰱魚該賣給誰?
“是他,是他,就是他!”
尖銳的喊聲響起,李笠循聲看去,卻見游軍尉身邊那男子大聲喊著,抬手指著自己這邊。
李笠對這男子有印象:此人是常來食肆的伙計。
他下意識回頭看身后,想看看對方所喊的“是他”到底是誰,結果身后空蕩蕩,沒有半個人影。
有士兵沖過來,左右兩邊看熱鬧的人趕緊往一旁退,只剩下李笠一人孤零零站著。
“是他,他就是李笠,他就是馬青林的同黨!”
男子的呼喊聲中,一臉懵懂的李笠被沖過來的士兵按住,然后被對方如同老鷹抓小雞般抓走。
回過神來的李笠拼命喊冤:“做什么,你們抓錯...”
話還沒喊完,肚子就挨了一拳,疼得他彎下腰,又被人從后面踢了一腳,踉蹌著倒地。
掙扎著向爬起來,又被人打了一拳,反扭雙手綁了,押著繼續往前走。
他憤怒的回頭看,卻見那男子看著自己,眼睛里滿是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