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鄱陽城一隅,一座宅院內,馬青林領著李笠到處走走、看看,向其介紹這座別院的情況,以便李三郎盡快接手。
馬青林被人構陷,屈打成招,眼見著就要家破人亡,卻因為同時被捕的李笠硬頂著不認罪,才迎來了轉機。
如今,主謀呂全、同謀張行以及相關人等都已經被打入大牢,重見光明的馬青林自然要答謝恩人李笠。
將這處宅子贈與對方。
救命之恩,送一座宅子不為過,而且這是別院,不是馬青林原本住的大宅,李笠沒有假惺惺的推辭,欣然接受。
馬青林不僅送宅子當謝禮,這宅子里的家具、生活用品以及米、布等物資都有,并不是搬得空蕩蕩,留個空院子給李笠,
當然,原先的仆人,若李笠要留下,就得負責支付工錢,如果遣散,自己得另外雇人來做事。
人工費用對李笠來說是不小的負擔,他打算只留下看門的一對老夫婦和兩個護院,繼續在宅子住下,平日里打掃衛生,夜里值守。
李笠被人誣告入獄,受了一身傷,但都是鞭傷,走路是沒問題的,只是動作不能太大,否則扯動傷口。
他慢慢在這宅院走了一圈,發現是個有前后院、有水井的宅院,不大不小,很合適自己,若按時價出售,即便急著出手也能值至少三十萬錢。
此外,宅院已有的各種家具、布匹、糧食等物資是現成的,若折算成錢,也至少有二十萬錢左右。
合計大概值五十萬錢。
年初定下的小目標,居然這么快實現了,卻是以受皮肉之苦為代價得到的,李笠都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郁悶。
不過能在鄱陽城里有一座宅子,李笠當然高興,卻對馬青林即將舉家離開鄱陽感到遺憾。
馬青林走著走著,嘆了口氣,對李笠說:“呂全入獄,誣告反坐,是他惡有惡報,我雖得洗冤屈,但已在鄱陽待不下去,不早走,遲早要再倒霉。”
李笠問:“馬東主是說,王府那邊不會善罷甘休?”
馬青林點點頭:“是啊,你是知道的,呂全給王府做事,到處放債,如今他害人不成、身陷囹吾,那是他咎由自取,但王府里的管事不會這么認為。”
“我在鄱陽多年,自詡有些人脈,結果出事的時候,花了許多錢想免災,卻沒人敢保,所謂何故?因為他們多多少少都聽到風聲,是王府管事容不下我。”
李笠問:“馬東主,這次,莫非是因為去年...我還債之事?”
馬青林搖搖頭:“沒那么簡單....那只是小事。”
“那...到底所為何故?”
聽得李笠這么問,馬青林沒有答話,看著天空良久,嘆了口氣:“食肆生意紅火,他們已經不是要從釜里分些肉,而是要把釜據為己有,分些湯水給我啊!”
‘吃相好難看...’李笠如是想,也抬頭看著天空。
鄱陽郡,是鄱陽王的封地(名義上),鄱陽王府是鄱陽城乃至鄱陽郡里至高無上的存在,宛若百獸之王,林中小獸見了都戰戰兢兢。
當然,有朝廷任命的鄱陽內史在,鄱陽王國不可能是國中之國,但王府里的人,打著鄱陽王府的旗號在鄱陽橫行霸道些,草民可不敢招惹。
也許這些人的所作所為,鄱陽王根本就不知道,但草民們誰又敢找王府理論?
像馬青林這樣的商賈,經營食肆多年,按后世的話說就是“黑白兩道都有人脈”,在鄱陽王府面前,卻如同砧板上的肥肉。
李笠不認為馬青林不知輕重,鄱陽王府的人上門收“好處”,怎么都要給,但對方索求無度,以至馬青林都受不了。
那呂全誣告馬青林,不是想吸血這么簡單,而是要直接把食肆搶過來,讓馬青林變成‘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