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的捕魚方式不同尋常,不是釣魚,是錨魚。
這種捕魚方式其實不算累,但他這次是比賽,所以頻繁高強度錨魚的后果就是透支體力,很累。
畢竟,現在的他,不過是十四歲的總角而已。
他的船,彌漫著淡淡的血腥味,裝魚的魚簍,底部有血水滲出,將部分船板染紅,而那錨魚的小鐵錨,還有魚線,都已經被血染紅。
此情此景,很紅很暴力。
在后世,垂釣是一種大眾化的休閑方式,但垂釣需要耐心及運氣,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和好運氣。
有的人頂著烈日在水邊垂釣大半天,看著魚兒就在眼前游,卻一條魚都釣不上來,脾氣暴躁的,甚至當場踩斷魚竿。
于是,為了追求魚獲,有垂釣者另辟蹊徑,用另一種方式把魚從水里弄出來,那就是錨魚。
錨魚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把大魚鉤做成的鐵錨投入魚群聚集的水域,然后抽竿就行,因為只要鐵錨落入魚群之中,一抽竿,必然有收獲。
這種捕魚方式,簡單粗暴,效率比垂釣高很多,但也引來爭議,錨魚的人,被垂釣的人鄙視。
垂釣愛好者認為錨魚沒有技術含量,錨魚愛好者覺得我出來找樂子消遣,錨魚很爽,我就爽,你管得著么?
垂釣一天,可能一條魚都釣不上,我錨魚,一上午能錨幾十斤魚,誰蠢?
錨魚到底對不對,李笠不知道,但他知道錨上來的魚傷勢嚴重,活不久,而那些被錨鉤鉤傷、沒有被錨上來的魚,也活不久。
如果不是為了陪喜歡錨魚的客戶錨魚,他是不會學這種技術的。
如果不是這場比賽太混蛋,他是不會用這招的。
李笠搖著船回來,柳盼歡呼著讓人把魚簍都提上去,和小胖子那邊的魚獲一比,誰勝誰負一目了然。
這場比賽,他贏了。
小胖子的臉色很難看,李笠翻過扶欄,來到柳盼面前行禮,抬頭,卻見那小胖子兩眼發紅,仿佛被魚血染紅。
輸不起的熊孩子,要發飆了。
李笠如是想,果然不其然,那小胖子一腳將己方的魚簍踢翻,氣得渾身發抖,指著那對父子嚷嚷:“廢物,廢物!”
“皮癢了是不是,給我拖下去打!”
隨從們應了一聲,上前要拖人走,那少年嚇得瑟瑟發抖,中年人拼命將兒子樓在懷中,用自己的身軀擋在前面,哀求著:
“郎君饒命,小的已經盡力了....”
“廢物,廢物!!”
“郎君!都怪小人無能,和小子沒關系,要罰就罰小人....”
李笠看著這對無助的父子,忽然眼前一花,想起了自己。
債主帶著“保安”上門討債,他父親被逼得走投無路,屈辱的跪地乞求再緩緩,一家人在這群大漢面前瑟瑟發抖,那種屈辱,那種絕望....
李笠心中一嘆:唉,能幫就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