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路上也有王府的人,小人實在是沒辦法,只能南下,躲到江陵。”
“小人饑寒交迫,眼見著就要撐不下去了,幸得,幸得這位潘郎接濟,他聽了小人的話,便、便帶著小人來州廨伸冤...”
蕭續曾任江州刺史,大概能聽懂鄱陽口音的話,不等吏員轉述完畢,揚起手中寫著字的布(訴狀),問:“你說的,可否屬實?”
賈成磕起頭來:“小人所說,句句屬實!求..求大王為小人做主!”
“那,這上面的字,都是你寫的?”蕭續盯著賈成,眼睛瞇起來。
“是、是小人在尋陽時,一名先生好心,為小人寫的。”
“你在尋陽做什么?”
“小人本來想去尋陽州廨告狀,可是、可是..見著王府里的人,進出州廨,小人害怕.....所以想去襄陽,求鄱陽王做主...”
蕭續再問:“你來寡人這里...天差地遠的,寡人為何要為你做主?”
“小人實在是沒去處了....再拖下去,不要說告狀,餓都餓死了...”
賈成說完,不住磕頭。
蕭續揮揮手,示意吏員將這兩個小子帶下去,等人走后,看向左右:“你們覺得呢?”
一名官員出列:“回大王,江州鄱陽郡的案件,荊州是管不著的。”
“那寡人就是要管呢?”
那官員面露難色,但還是回答:“此人為鄱陽王府逃奴,要么是鄱陽郡管,要么是鄱陽王府管。”
“大王若是要管,名不正,言不順,干涉他州事務,是要....”
蕭續不等對方說完,發話問其他人:“你們呢?”
另一名官員出列:“大王,逃奴所說的話,不可輕信,不如..”
“下一個。”蕭續說道,佐官們面面相覷,心中叫苦:哎喲,這下又要出大事了!
為什么說“又”呢?
因為廬陵王之前就已經彈劾過湘東王,鬧出不小的事來。
廬陵王和湘東王都是皇子,一個排行第五,一個排行第七,曾經關系不錯,但因為一個女人,湘東王被廬陵王彈劾,結果弄得灰頭土臉。
這件事廣為人知,現在,廬陵王又要折騰了。
蕭續見佐官們不吭聲,冷笑起來,隨后說:“寡人以為,此事不可袖手旁觀。”
“寡人,不可能看著有人執法枉法而視若無睹,不可能看著有人放縱家仆魚肉百姓而視若無睹!”
府主都發話了,佐官們還能說什么?
“來人,準備筆墨。”蕭續面帶微笑的說,露出的牙齒,閃爍著寒光。
他看著案上放著的訴狀,心中歡喜:呵呵,七官,你又有把柄落在我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