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流傳千古的名句,李笠印象深刻,卻忽略了時代,所以下意識引用。
這下,他要如何自圓其說?
“哈哈,你言不由衷...”徐君蒨見著李笠的樣子,笑起來:“你有文采,卻無意間說漏嘴,只能胡謅一個名字,王勃,我料世間定無此人!”
“不不不,上官,小人真的是在別處看來的詩句,落款是王勃...”
徐君蒨只是不信:“你在何處看來的詩句?”
“呃....數...數日前,就在這里...”李笠隨口編了個謊話,“就寫在這柱子上,如今字跡不見,想來是被人擦去了...”
徐君蒨大感意外,滿臉狐疑:“是么?哪一日,說來聽聽...”
“三日前....”
“三日前?你不是剛出獄沒多久么?”
“呃....友人相邀....”
李笠早就練出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當眾吹牛皮,臉都不會紅,此時說得煞有其事,還真把狂喜的徐君蒨給唬住了。
徐君蒨來到李笠所說寫著佳句的柱子前,左看看、右看看,實在看不出有什么字跡。
又回頭看看李笠,看著李笠一臉“無辜”。
良久,徐君蒨長嘆一口氣:“王勃,王勃,我一定要找到你,與你把酒言歡!”
隨后讓吏員近前:“你,趕緊查查,三日前,或者那日前后,這水榭,有哪些人來過。”
“是,屬下遵命。”
“再到郡學去,問問近日是否有文士、學子往來。”
“是,屬下遵命。”
徐君蒨接過美人捧來的白紙,看著上面記錄的佳句,臉上滿是欣賞,就這么看著,仿佛老僧入定。
李笠老老實實在一旁站著,不敢再隨意說話,以免“禍從口出”。
沒錯,他是可以把這佳句當成自己所作,然后得徐參軍賞識,接著高攀。
攀上徐參軍的姊夫湘東王,然后“適度借鑒”一些名詩,讓湘東王嘆服,得其賞識,繼續高攀,來到皇帝面前。
再“適度借鑒”一些名詩,讓皇帝嘆服,得受提拔,短短一兩年時間平步青云,可不比在鄱陽賺錢當土財主要強?
是這樣么?
李笠認為不是。
假的就是假的,按這個時代的標準,他就是個文盲,根本就不是什么文學才子,肚子里沒墨水。
連“雕蟲”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即便混到皇帝面前,也遲早要出丑。
“借鑒”來的詩句,只能是特定場景下才能套用,可一旦陪著皇帝出游,皇帝讓他即興作詩,或者出個題目讓他作詩,他無法套用“唐詩宋詞”,那怎么辦?
又或者世家子弟慕名而來,邀請他出游,大伙吟詩作對,都是即興發揮,他有本事即興發揮么?
沒有。
假的就是假的,靠著“借鑒”來的名詩糊弄人,遲早會被人發現名不副實,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