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還是里司壓得住事。
果然吳氏是明事理的。
果然李家三郎...
大伙看向李笠的眼神,充滿了敬畏。
果然李三郎夠狠,今后可惹不起....
馬家婦自己打耳光,打得面頰紅腫,小兒子見了,上前抱著娘親,哭得撕心裂肺:“我錯了,是我錯了,莫要讓我娘再受苦了...”
事已至此,潑婦受了教訓,熊孩子知道錯了,李笠覺得火候差不多,要見好就收。
畢竟只要自家還在村里過日子,就不能把事情做絕,也得給里司面子,卻一臉不服的哼哼唧唧:“我不服...”
里司立刻作勢敲了一下李笠腦門:“不服也得服,這里,我說了算!”
吳氏見著馬家婦的臉腫起來,當眾認錯、自抽耳光,自己心中的氣也消了,趕緊上前,把馬家婦攙起來:“行了行了,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
里司見事情解決,而且是在自己調解下解決,更高興,對著圍觀人群揮手:“散了,都散了!有什么好看的!”
里司抬頭看著屋頂上蹲著的武祥等人,罵起來:“黃團,你們幾個猴崽子又上房頂做什么!”
武祥和同伴趕緊下來,賠笑:“阿叔,這不肚子又餓了么,喝風呢。”
“滾!肚子餓,回自家吃飯去!!”里司罵罵咧咧的,和李家人說了幾句,便帶著人往外走。
曲終人散,李家小院恢復平靜,這幾日以來環繞小院的壓抑氣氛,隨著李笠的回來,隨著李笠接連兩場“發飆”,已然消散。
李昕見著阿娘回來,又見叔叔厲害,把欺負自家的那些壞人都教訓了,高興得又哭起來;
林氏被小叔子救出來,回到兒子身邊,喜極而泣。
吳氏見著兒林氏平安回來,兒子平安回來,還教訓了潑婦,同樣高興得眼眶發紅。
院外,馮駔主目睹了整件事,算是對李笠的能耐有了直觀的了解。
他看得出,李笠實際上是在虛張聲勢,故意行為張狂,為了保護家人,不惜自己做惡人,以此襯托娘親明理、里司處事公正。
解決事情的同時,還讓里司漲了威風,果然是會做人。
李笠見事情搞定,心里松了口氣,他不可能事先預知今日會發生什么事,所以,一切都是隨機應變,根據事態發展,隨時調整自己的“應對策略”。
李笠再次為家人及村里朋友引見客人,包括他的部曲,今日回來,李笠特地扯上馮駔主,就是為了‘辟謠’。
如今果然派上用場,把傳謠、造謠的人,狠狠收拾了一番。
從此,除非李笠死了,否則白石村不會再有人敢傳李家的謠言。
李笠讓趙孟娘等幾個婢女帶著行裝先到后院安置,自己招呼客人進屋,又讓賈成、武祥等人陪坐,新朋舊友坐在一起,讓李家充滿了歡聲笑語。
看著一家團圓的場面,他這幾日提著的心,才最終放下:一場風波,總算是平定了。
人性復雜,許多人不是大奸大惡,卻有‘恨人有、笑人無’的心態,這種心態很容易因為某件事而放大,然后匯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