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的建議,是請院主手書一封,向王妃告罪。”李笠看向蔡氏,“就說教子無方,要讓十一郎在鄱陽過年作為懲罰,以儆效尤。”
蔡氏聞言有些著急,她是想讓李笠出主意,確保讓兒子能回襄陽過年,結果對方居然提這種建議,那不是..
蔡平卻問:“然后呢?”
“然后,院主要在信中請求,過完年后,二月左右,請王妃派人來鄱陽,考校十一郎,若考校成績合格,十一郎才能回襄陽,當面向王妃請罪。”
“這樣做,首先是表明態度,主動要求懲罰,而懲罰的措施,就是不得回襄陽過年,然后,十一郎改過與否,請王妃這個嫡母來判斷,這才是恭候發落的正確態度。”
“只有這樣,把姿態擺出來,端正態度,王妃才會消氣,也好處置,大王見院主如此明事理,也會松一口氣。”
“畢竟,大王不會為了寵溺十一郎,而讓王妃不快。”
“事情的關鍵,就是即讓王妃名正言順出氣,又表明院主明事理,大王也好就坡下驢做安排,若是急著回去,反倒是欲速則不達。”
“所以小人的意思,就是以退為進。”
“若院主不住求情,即便王妃礙于情面,不反對十一郎回去過年,但是心中的不快未消,往后,遲早會發作,不僅對十一郎,也會對院主不利。”
蔡氏聽到這里,恍然大悟,臉色好看了許多,李笠見了,不由腹誹:你宮斗的能力也太差了吧,這點手段都想不出來?
感覺你在宮斗劇里活不過一集啊...
難怪不怎么受寵,兒子也不受待見。
“這主意不錯。”蔡平看著妹妹,笑道:“既如此,我立刻回鄱陽,阿妹趕緊把信寫好。”
他再看向李笠,很滿意。
這個主意,他早就打定了,而且是從襄陽出發時就已經定了下來,因為這就是世子的決定。
世子對弟弟們一向仁厚,不分嫡、庶,十一郎闖了禍,也是世子在大王和王妃面前求情,并且特意讓他這個舅舅跟著十一郎來鄱陽。
看住十一郎的同時,要李笠來幫忙,他順便做個考官,看看李笠的表現。
蔡平知道,李笠之前涉及的詹良一案,后來鬧得很大,讓鄱陽王灰頭土臉,但世子覺得李笠可能是個人才,所以要仔細看看。
如果這次李笠裝傻不幫忙,那就算了,如果李笠幫忙,要看幫了什么忙、能幫到何種地步。
為了讓王妃消氣、讓大王省心,從襄陽出發前,世子已經和他說清楚,年底時,讓蔡氏手書一封,向王妃表態,說要和十一郎在鄱陽過年,以示改過自新的決心。
來年,由王妃派人到鄱陽考校十一郎,當然,考校是肯定會通過的,屆時世子也好在大王、王妃面前說情。
如今,李笠出了一模一樣的主意,蔡平覺得此人頗有心思,而且確實認真幫助十一郎,表現不錯,看來是可用之才。
可以向世子回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