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知錯,馬上回去!”羊鹍說完要溜,被中年人一把抓住:“你說你釣魚,魚呢?”
“在這里、在這里。”李笠趕緊把魚簍遞給羊鹍,中年人看看李笠,又看看釣竿,再看看李笠的衣著。
“不知小郎是誰家部下?”
李笠知道這位來頭不小,趕緊回答:“卑職鄱陽李笠,少府寺尚方署監作。”
“鄱陽李笠?”中年人聞言,又看了看李笠:“你就是、就是....那個多事的李笠?”
這話有意思,讓左右不由得多看了眼前這高個幾眼,李笠覺得最后一句話有些耳熟,卻不敢遲疑:“卑職正是鄱陽李笠。”
“陛下提過你,呵呵,真是難得。”
中年人笑起來,看著李笠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長:“鄱陽王府的命案,可把幾位殿下折騰得不輕啊。”
“呃...”李笠不知該說什么,他想起來了,第一次見徐驎的時候,對方提起過陛下曾說“那個多事的李笠。”
于是李笠覺得無奈:你日理萬機,當了幾十年皇帝,一大把年紀了,什么風浪沒見過,怎么就記得我這個小人物呢?
“小子,你為何會跑來這里?”中年人問,李笠回答:“卑職來寒山大營公干,順便..順便長長見識。”
“長見識?你要長什么見識?”
“想看看打仗是怎樣的。”
“看打仗?你不怕丟了性命?”中年人說完,看向眼前幾乎是一望無際的軍營。
李笠能猜出對方的身份,權衡利弊,回答:“節下在此扎營,是最安全的地方,哪怕出了什么事,也一定能全身而退,小子在此避風,不怕。”
“喔?”中年人轉頭看著李笠,良久,笑起來:“你真不怕死啊!”
。。。。。。
下午,堰壩邊上軍營,一處篝火邊,李笠正在烤魚,羊鹍也在烤魚,兩人邊烤邊聊,因為周圍沒有閑雜人等,所以聊的話題有些犯忌諱。
“貞陽侯不會打仗,我看遲早要出事,阿耶也是看到這點,所以才特地移營到此,以防萬一。”
“兵敗如山倒,在曠野里潰逃,遲早要被騎兵追上,不過這里地勢好,只要嚴陣以待,徐徐而退,追兵不敢輕易接近。”
“唉,當初堰壩筑成,回水灌了彭城時,阿耶就極力主張強攻彭城,趕在敵軍援兵抵達前破城,結果貞陽侯不吭聲。”
“后來,敵軍援兵到了,阿耶主張趁其立足不穩,猛攻,貞陽侯還是不吭聲,實在被問得不能不說,就說陛下自有安排,我等不能擅作主張。”
“呸!我看他就是膽小,畏敵如虎!不會打仗,成日里就只會喝酒,然后拿陛下的話當借口!”
“阿耶說了,這樣下去遲早要敗,別人,我們管不了,只能自保。”
李笠一邊聽著羊鹍的牢騷,一邊聽著北風帶來的動靜:北面的喧囂聲,越來越大了。
這動靜,從上午開始就有了,越來越大,看來是前方正在交戰,不過距離梁軍主營地有一段距離。
也不知是對陣廝殺,還是攻拔營寨。
李笠覺得梁軍此戰前景堪憂,各部兵馬表現不怎么樣,于是打算回去。
無意間發現鼎鼎有名的“羊將軍”在這寒山堰旁扎營,戒備森嚴,軍紀嚴明,和其他梁軍將領的營地形成鮮明對比,讓他印象深刻。
給李笠的感覺,就是臨近期末考試,男生宿舍里,其他人都在玩電腦、玩手機,只有這位羊同學跑到教室看書,溫習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