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想想,蔡全只覺李笠心思縝密,對方既然說準備投奔吳興友人,那就一定有了準備,能夠避開這場兵禍。
正琢磨間,聽得外面幾個侍衛在竊竊私語,蔡全轉出去一問,這幾個侍衛說的是近日聽來的各種傳聞,以及瑣事。
瑣事之一,是有人的親友在太常寺乘黃廄為吏,就在不久前,經歷了一件怪事。
侯景叛軍接近建康,城內一片驚恐,就在這時,有太常寺官員帶著士兵到乘黃廄,要憑借手中公文辦事,把廄馬轉移到京口。
說是太常寺為防萬一,防止叛軍攻破建康外廓后,將乘黃廄飼養的廄馬良駒搶走,所以要提前將廄馬轉移。
這樣的安排合情合理,且乘黃廄歸太常寺管,但來人面生,不過公文沒有問題,于是乘黃廄的官員便辦了手續,然后對方將數百匹良駒帶走。
結果這幫人上午剛走,下午就有太常寺派來的官員,帶著人來轉移廄馬。
一番核對后發現,上午那撥人是騙子,把乘黃廄精心飼養的良駒都賺走了。
乘黃廄飼養的廄馬,都是千里挑一的好馬,有牝(公)牡(母)馬,可以繁殖后代,可以作為御馬,甚至作為戰馬都是一流。
此事本來會是大案,但后來叛軍攻入外廓,又圍了臺城,什么事與之相比都是小事。
而且對于臺城守軍來說,這些良駒的去向,已無關緊要:守城用不著馬,除非殺了吃肉。
更別說現在到處一片混亂,太常寺沒心思、沒能力追查此事。
蔡全聽了之后,只覺奇怪:“怎么回事?哪來的賊人,如此大膽?”
侍衛回答:“不知道,不過這些賊人如此大膽,恐怕是哪家權貴指使的,否則,光說公文,哪里是那么容易偽造的?”
“再說,弄了那么多匹馬,他們能藏到何處?必然是某家權貴的幾處莊園,才能將這么多馬分散飼養。”
這話說得是,蔡全沒再關注乘黃廄馬匹被騙走一事,想著如今叛軍圍城、城內人員混雜,他吩咐侍衛們:
“從今日起,好好守著諸位王眷,帶來的財物、糧食、柴禾,都得仔細看好了!”
。。。。。。
秦淮河畔,被人特意點燃的東冶,此時火勢已被控制,但東冶許多建筑已經化為廢墟,帶人前來接收物資的夏侯譒,看著眼前的殘垣斷壁,只覺有些遺憾。
看來朝廷的動作很快,一把火將東冶燒了,省得留下各類物資“資敵”。
但是,各種鐵制品是燒不毀的!
想到這里,夏侯譒真想笑:尚方錢署,也被一把火燒了,但是大量鑄造完畢、來不及轉移的銅錢,沒有燒毀。
這些錢,就是侯王(侯景的部下都稱侯景為侯王)用來犒賞勇士的資金。
如今侯王已經下令,釋放建康城中奴婢,只要來投軍,就有官做,立了軍功,還能升遷,于是有大量奴婢投軍。
此時正是花錢買人心的時候,尚方錢署的新鑄銅錢正好派上用場。
回頭看看已經被大軍包圍的臺城,夏侯譒覺得己方破城是遲早的事,東冶里有大量鐵料,足以打造許多攻城器械,只要破城,潑天富貴唾手可得。
到時候,夏侯氏的門楣,可就由他再次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