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傳來,卻是李笠在發問,梁森指了指天邊的烏云:“看樣子,要下大雨了,而且,很可能是連日大雨。”
“連日大雨....”李笠看著天邊烏云,同樣眉頭緊鎖:“看來,我們運氣不是很好啊。”
梁森見左右無人,便問:“寸鯇,這可如何是好?奇襲講的是出其不意,若被大雨耽擱行程,恐怕...”
李笠面色平靜:“我們這么多人,即便扮做商隊,遲早也會招來注意,若再被耽擱數日,那邊聽到風吹草動,有了準備,這仗可不好打。”
“你的擔心沒錯,但困難擺在面前,我們不能退縮。”
“朝廷已經決定動手,以增援司州為名,發兵數萬,自建康乘船西進,抵達郢州之后,就要...當機立斷”
“然而三王不是傻瓜,必然察覺這數萬兵馬是奔著他們而來,那么....若雙方翻臉前,官軍能有一支偏師,走陸路突襲長沙,將猝不及防的河東王干掉,戰事,可能很快就能結束。”
李笠看著梁森,目光炯炯有神:“按說,我立了活捉侯景的大功,所以不該參與接下來的戰事,免得搶別人功勞。”
“但如今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三王即將反叛,若戰事曠日持久,朝廷撐不住的,所以,陛下想要速戰速決。”
“才有密旨,許我見機行事,也就是說,希望由我給河東王背后捅一刀,免得戰事曠日持久。”
“但是,又擔心奇襲不成,影響到鄱陽這邊。”
“畢竟,鄱陽好不容易開了個好局,卻可能因為我鋌而走險時出意外,導致大好局面毀之一旦,所以,讓我看著辦。”
“我們是仔細想過,權衡利弊以及勝算,才決定出擊,所以不是魯莽行事,畢竟之前也做了準備,花了半年時間,把沿途情況摸清楚。”
“凡戰,未慮勝,先慮敗,我們既然已經把最壞的情況都想到了,也做了應對,那就沒什么好猶豫的。”
“我得了兒子,放出消息要擺酒慶賀,以此爭取數日時間來搞偷襲,給河東王一個驚喜。”
“但河東王只要腦子正常,必然在步道沿途布設眼線,所以,我們必須講究一個‘快’字,才有可能成功。”
“現在,可能快不起來,行蹤也許會暴露,那又如何?”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是因為兵卒只需要奮力廝殺,而將,要為獲勝,利用各種條件,如果沒有,創造條件也要打贏。”
“我和你,都不是天生名將,但是,我們可以學!沒人教,就自己琢磨,在戰場上琢磨。”
“這一仗,我們做了充分準備,即便半途出了意外,我們,也一定能隨機應變。”
“再難,也要想出辦法,我們的出身,決定了只能靠軍功才能迅速向上爬,若是偶有成就便想著回家過小日子,那是沒有出息的!”
李笠總是胸有成竹,又會鼓舞人心,這讓梁森覺得信心倍增。
他不是怯戰,只是擔心李笠的安危,因為鄱陽那邊的布局剛開了個好頭,接下來缺不了李笠。
所以他怕發小此次率軍出擊發生意外,不過李笠說得對,既然要向上爬,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你好好想想,該如何應變,不能總是問我,畢竟,你是要挑大梁的。”李笠說完,拍拍梁森的肩膀。
“我有了兒子,你這個做叔叔的,百日時,總要給世侄備下一份大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