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這不能吧,他可是湘東世子,能有什么過去不的溝?”梁森不明白,李笠也不多說。
畢竟,這是湘東王府的家丑,他不想多嘴。
梁森不是腦子一根筋的莽夫,見李笠不說,知道事關湘東王府家務,便換了個話題:“寸鯇,方才湘東世子身邊,那幾個不男不女的,是世家子弟?”
李笠眉毛一揚:“哎喲,人家只是臉上敷粉,你如何能說人家不男不女?”
“不是么?男子漢怎能如婦人般,臉上敷粉,還描眉!”梁森一臉鄙夷,“而且,他們看我們的眼神,好像是看不起人?”
“他們為何要看得起我們?”李笠輕輕笑起來,“世家子弟,幾百年來,從不會看得起我們這種人。”
“我們是什么出身?草芥之民而已,高門士族連寒族都看不起,怎么會看得起我們這些出身連寒族都不是的人?”
“就算我們立下天大功勞,在他們眼中,也不過是粗鄙武夫,穿上官服,以牛車代步,也不過是....沐猴而冠罷了。”
“他們,他們憑什么這么看不起人!”梁森憤憤不平起來,李笠回了一句:“士就憑庶天隔,這就是現實。”
梁森知道什么是“士庶天隔”,嘟囔了幾句,不再說話,李笠閉目養神,回想起方才蕭方等的樣子。
那樣子,李笠似曾相識。
那一世,許多遭遇中年危機的中年人,丟了工作,卻有房貸、子女入學等負擔壓在身上,找工作不順,回家被老婆嘮叨,煩惱不已。
眼見著窮途末路,一個個心力憔悴。
按說身份尊貴的藩王世子,只要不牽扯進權力爭斗,不可能會被什么事情折磨得心力憔悴,但李笠卻知道蕭方等心力憔悴的原因。
由這個原因,他終于弄清楚,一句常用成語的出處。
那就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湘東王妃徐昭佩,長年受湘東王蕭繹冷遇,蕭繹寵愛王氏姊妹,徐昭佩則常以半面妝譏諷蕭繹這個獨眼龍,夫婦倆如同仇人。
徐昭佩出身名門東海徐氏,蕭繹好臉面,也不想和妻家關系鬧僵,于是徐昭佩有恃無恐,基于報復心理,與人私通。
據說,私通者還不止一個,這已經為不是秘密的秘密,李笠都有所耳聞。
湘東王不會不知道王妃的行為,但又不好發作,畢竟家丑不可外揚,哪怕只是掩耳盜鈴,也要把湘東王府的體面維持下去。
然而,這就是奇恥大辱。
即便是普通人,知道自己內人與人私通,都會受不了,更何況是堂堂藩王。
自幼瞎了一眼的蕭繹,自尊心很強,居然被王妃羞辱、戴綠帽(這個時代沒有這個說法),可想而知,蕭繹心中有多憤怒。
所以,蕭繹便把火發在世子蕭方等身上,因為蕭方等是徐昭佩所生,蕭繹一見兒子,就想到了面目可憎的徐昭。
而作為兒子的蕭方等,娘親與人私通,他臉上無光,卻又無法勸娘親‘迷途知返’,還得承擔父親的怒火。
無辜的兒子,夾在互相傷害的父母之間,不停承受父母的精神傷害,天長日久之下,必然心力憔悴。
想到這里,李笠有些同情蕭方等:也不知你前世做了什么孽,碰上這對奇葩父母,真是可憐。